媒体评“鼠头鸭脖”事件
北京晚报:是鼠头不是鸭脖!唯有实事求是,才是守住公信力的根本
真的是鼠头,而不是鸭脖。
据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联合调查组刚刚发布的情况通报: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等,判定异物不是鸭脖。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这个结果符合公众依据视频所做的预判,也符合公众对联合调查组的期待。
大学生餐厅发现鼠头,不先关心学生身体是否受损,而是关心食堂的形象和学校的名声,第一步操作已经表明心中有鬼;又是煞有介事地找学生比对,又是让当事人录视频澄清“事实”,又是请当地市场管理局来背书,这一波组合拳更是花哨得让人应接不暇。
瞒来瞒去瞒住了吗?餐厅的形象护住了吗?学校的名声保住了吗?市场监管部门的公信力还有吗?为了一个鼠头,一个几句话就能说清楚、诚恳认错就能取得谅解、坚决改正就能换回信任的食品安全事件,这么多人想了这么多自以为高明的办法。到头来,学校、市场监管部门都支付了高昂的信任成本,而且这个损失绝不是用钱能衡量的,也不是整改之后就能立刻弥补裂缝的。
联合调查组的迅速成立和工作说明,虽然总有那么几个人或者单位欺上瞒下,但实事求是是我们秉持的作风,必须跟公众说实话,跟公众也只能说实话。只要说的是实话、办的是实事,就算工作中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公众也会理解。相反,任何跟公众耍心眼、抖机灵的做法,都瞒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
明明是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因为某些人“指鸭为鼠”,让政府公信力蒙羞。代价极其巨大,教训极为深刻,对相关责任人和单位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使其付出应有的代价。据通报,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经认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此次事件负主体责任,涉事企业负直接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监管责任。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等相关责任单位、涉事企业和责任人,并在全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好源头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联合调查组经勘察现场,调取监控视频发现,6月1日,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员事发当日丢弃。这明名消灭证据的工作人员,是主动为之还是受人指使?丢了一个鼠头,丢不了事实,更丢不掉法律法规的惩处。
唯有实事求是才是守住公信力的根本。再也不要干“指鼠为鸭”这样的蠢事了!
中新网:“指鼠为鸭”事件不能再重演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事件终于真相大白。
6月17日,江西发布通报称,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至此,引发轩然大波的鼠头鸭脖罗生门事件盖棺定论,网友“这明明是鼠头”的质疑不仅成立,而且立功了。如果没有舆论的质疑,此次事件可能就蒙混过关。正是众多民众坚持自己的“眼见为实”,让鼠头事件经过权威调查后终于有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食品安全大于天,鼠头事件暴露了涉事学校和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和监管措施存在的问题,鼠头怎么会被做成菜,这让人匪夷所思,细思恐极。必须对学校、涉事企业严厉追责,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一事件也敲响了一个警钟,当地监管部门相关责任人在没有认真调查取证的情况下就作出“这是鸭脖”的错误结论,严重损害了公信力,为了不让“指鼠头为鸭脖”事件重演,相关方必须要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在做出结论前一定要经过公开透明的调查,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和解释,才能守住可贵的公信力。
澎湃新闻:“指鼠为鸭”的荒唐剧不能再重演了
真是鼠头!6月17日,江西公布“鼠头鸭脖”事件的调查结果: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至此,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罗生门”也有了定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完全是在“指鼠为鸭”。
应该说,这不是一件普通的“食品安全”事故。正如有网友指出,这件事情一锤定音了,其性质之恶劣,不是一个鼠头还是鸭脖的问题,而是事后处置当中,如何一步一步让老鼠头变成了鸭脖的种种流程。“指鼠为鸭”,伤害的是学校和监管部门的公信力。
回过头来看本事件,更觉涉事高校事后的反应很是蹊跷。当初,在是鸭脖还是鼠头,事情真相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学校相关人员就忙不迭地对学生下发通知,要求学生按照已经拟好的话语模板去新闻评论区留言。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尽快平息这场舆论风波,企图蒙混过关。这不能不让人心生疑问: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到底是在心虚什么?
事实上,“鼠头鸭脖”事件发生后,就有不少网友把矛头指向了承包学校食堂的餐饮企业。目前,高校食堂外包给餐饮公司的现象已十分普遍。通常情况下,高校会进行公开招标,中标的餐饮公司便可获得食堂的承包权。据媒体报道,其中的运作模式一般为:承包商负责整个食堂的管理、招商等,学校则负责卫生检查等工作。
由此不难理解,“鼠头鸭脖”事件发生后为何涉事高校如此急不可耐地下结论——校方是否早就对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的问题心知肚明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11月,涉事高校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曾被曝光青山湖校区食堂清洁间内出现老鼠。显然,层层转包之下,食堂的安全卫生责任很难落到实处。
还需要指出的是,高校食堂档口的生意自有其优势:一是学校人流相对稳定;二是一般学校食堂点外卖要去校门口拿,所以选择在食堂吃的同学还是大多数。既然是一门“好生意”,就有可能牵涉食品安全背后的经济利益问题——涉事高校为什么要在第一时间就费尽心思地“包庇”可能有食品安全问题的食堂?这也是公众十分关心的问题。
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位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绝非小事。此次江西联合调查组表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单位、涉事企业和责任人,并在全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好源头治理。这个“源头治理”,显然不仅是针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家,而应以此事为契机,彻底整治食堂承包乱象,转变高校食堂经营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机制,让老师和同学都吃上放心饭。
更关键的是,无论是做好食品安全还是市场监管,乃至信息发布、舆情处置,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无论如何,“指鼠为鸭”的荒唐剧,不能再重演了。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