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看《长安三万里》,你现场背诗了吗?丨古诗词热教育思考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豫 黄婧 刘秀华(实习生)

编者按:近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掀起一股“唐诗热”,有孩子在影院里跟着剧情背唐诗,书店里的古诗词类书籍也热销起来。千百年的诗词何以引起当今民众如此浓厚的兴趣?当传统文化不断回归,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南国早报客户端今日推出策划报道,关注古诗词热引发的文化教育思考。

================================================

暑假里,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在热映。电影以唐诗为主题,片中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吸引不少家长带娃走进影院,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由此引发了一个独特的观影现象——集体背诗。对此,有人吐槽,认为此举影响了正常观影秩序;也有人表示理解,觉得这是一堂别样的语文课。

▲不少家长带娃走进影院观影。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婧摄

集体背诗,影院成了语文课堂

上周末,南宁市民徐女士带女儿去电影院看了《长安三万里》。当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等唐代诗人在影片中登场,她女儿很激动:“这都是我们课本上提到的诗人!小杜甫好可爱!”当《静夜思》《望岳》《黄鹤楼》等唐诗出现,孩子彻底坐不住了,站起来跟着电影一起诵读起来。

徐女士说,为避免影响其他观众,她几次制止女儿的背诗行为,但偶尔还是有拦不住的时候,她只能向身边的观众表示歉意。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周围的观众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反感。“女儿开学就上小学五年级了,影片里出现的这些唐诗,她基本都能背下来,所以看电影的过程很兴奋。事后我也教育了女儿,看电影要遵守观影秩序,不能打扰其他观众。”

近日,记者走访时也发现,不少家长都带孩子观看了《长安三万里》,孩子在观影过程中背诗的现象时有发生。

▲影城开展穿汉服背唐诗观影活动。受访影城供图

有赞有弹,宽容理解最重要

一直以来,个别观众看电影时起身动作太大、聊天音量太高等行为,都会影响同一个影厅内其他观众的观影感受。这些行为曾多次引发热议,被认为是不文明行为。《长安三万里》引发的现场背诗热,同样受到了关注。

市民黄女士在观影时就遇到了大声背诗的孩子,她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委婉提醒了家长,希望对方能够控制一下孩子的情绪,但是家长的态度看上去“很无所谓”,这让她感到不快,“影院毕竟是一个特殊的场合,观影时需要保持安静才能有良好体验,这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家长彭女士是一名诗词发烧友,对于孩子观影时背诗的举动,她认为可以理解。“孩子所处的年龄段自控能力较差,本就需要家长引导和提醒。孩子跟着剧情背唐诗,恰巧证明了电影感染力十足。”在她看来,孩子跟着剧情背唐诗与普通的打闹是有区别的,“孩子的背诵与电影的声音是同轨的,不但不会破坏观影体验,那种齐齐背诵时的震撼感,反而能带动观众更好融入故事情节,让人产生一种文化自豪感。”

▲对孩子观影时背诗的举动,有家长认为可以理解。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黄婧摄

建议:个性化服务,观影互不干扰

记者粗略统计,《长安三万里》共出现了48首唐诗,其中不少都是孩子们在小学就学习过的名篇佳作。主创巧妙地将诗词随人物的经历沉浮和心境起伏而抒发,并配以能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画面和音乐,当诗句响起,难免会让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吟诵起来。

影片能够激发孩子对于经典古诗的兴趣,这是一件好事,如何能够在不打击孩子的同时,又不干扰其他的观众呢?有家长建议,希望影院能够推出一些特定的“亲子场”,这样就能两全其美。记者了解到,南宁已有影城想出了类似的“解决办法”。

南宁民族影城工作人员马先生告诉记者,这次因《长安三万里》而引发的独特观影现象,对他们有所启发。为了给观众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观影服务,近期影城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引导孩子们在影片开映前,在场外积极参与唐诗背诵活动。这样的活动,既满足了孩子们表演唐诗背诵的愿望,也将“安静观看,用心欣赏”的观影理念传递给孩子。

相关新闻链接

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学习古诗词?丨古诗词热教育思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胡志伟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