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故乡谣丨早报天天见·周一南风副刊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让人亲近、心头灼热的故乡啊,我扑入你的怀抱就痴话连篇。说了半晌你依然不语沉默,是否无声之声,才道出真谛,我收拾的声音,是否是底层的回响?

走在迎送四季的田头壑底,站在辽远开阔的平畴,四处都是去路,时空变得旷敝。冷热暗明一次次织网,我痴迷得像入玄门,把语言的感觉意愿状态,装入行囊背在肩上。

一路上不断识字发现语言,源发于山脉的,活泼如生命,坚硬如顽石;起始于江河的,有形而无形,有声而无声。看磨钝了齿沟的石碾,找到了当时刻下的滔滔话语,拾起破碎的瓦砾,听见了被击碎那一刻的尖叫。脚下的一道道地裂,原来是草叶间偷窥生灵,交头接耳的地方。

我猜了又猜想了又想:只有劳动的语言,才能叩开世界的心房,土地与人用劳动沟通,如若仅以声音为标志,而无劳动作翻译的语言,就不能通行四海五洋。所有的声音都撒落在泥土上,成群结队,跌宕起伏,繁衍生长。

有人说:故乡是灵魂被打扰最少的地方,千万年不曾更移的背景,是一种永恒的衬托,让人沉入久远悠长的梦乡。

有人说:在故乡可以摆脱生命的寂寥,走出喧嚣的消极,你的歌声不仅为了自慰,而是被太阳一次次照亮。

有人说:在故乡,人的呼吸汇成了风,气流从禾叶和河谷吹过,千折百转后又回到屋堂,自然之声汇成绝美的合唱。

有人说:故乡只像邮票一般大,可谁也无法走出尽头。因为有一首热烈的歌谣,在思乡的心房日夜飘荡。

故乡连接了人的血脉,谁不在故乡长出第一绺根须?人就是故乡的一棵树,因为性命,因为生命,因为使命,越过高山,跨过海洋,播撒种子,收割希望。用芬芳和辉煌,托起异域的太阳,拥抱故乡的月亮。

乡亲说:节日回来,你就是客人了;父母说:儿孙作客又何妨,用舍由人百炼钢。三万里河重入眼,茫茫沙漠学胡杨!

只想和父母团聚,吃一餐赚一餐,看一眼赚一眼。也许家乡,作为记忆的符号慢慢被篡改;也许家乡,作为最宝贵的干粮,正被消耗得越来越少。永恒居所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坐标,带根闯荡,心安处处水云乡!(韦谓诠)

编辑 蒋为(见习)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