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 唐文勋(实习生)/文 何定坚/图
编者按:3月21日是第13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主题为“预防唐氏 关爱唐氏儿”。据统计,我国有100万唐氏患者,每年约有2万名唐氏儿出生,他们面容特殊,智力落后,生长发育迟缓;他们天性乐观,特别爱笑,被称作“蜜糖天使”;他们喜欢表达爱,却时常被误解。南国早报今日推出特别策划,走近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唐氏儿以及他们的守护者,了解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每天清晨,27岁的唐氏患者夏晓洛都会准时从福利院出发,步行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到一家餐饮店上班。到店后,他主动打扫卫生、招呼客人、发放传单……忙得不亦乐乎。在这里,夏晓洛和小伙伴们学会了技能,也收获了友谊。
福利院的“开心果”
19年前,南宁市公安局衡阳派出所给南宁市社会福利院送来了一个8岁的小男孩。看到孩子眼距有些宽,小鼻子塌塌的,说话含混不清,除了年龄、性别外,没有其他可以确认的个人信息,福利院的老师们就明白了——这是一名被抛弃的唐氏儿。
当年,福利院的孩子们都姓“夏”,所以小男孩的新名字叫夏晓洛。他是二级智力残疾,通过康复训练,逐渐学会了吐字发音,可以简单地与人会话,会用笔抄写几句歌词。现在,夏晓洛和小伙伴住在福利院的宿舍里,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阿洛练写的字。
夏晓洛喜欢跳舞,只要听到音乐响起,他的身体就会跟着律动。他笑的时候嘴角弯弯的,笑容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是福利院里的“开心果”。老师们都知道,这个可爱的“蜜糖天使”渴望和普通人一样,拥有更多的朋友,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餐饮店的热情小哥
2022年9月,由南宁市民政部门出资建设,南宁市福利院监管,爱心企业广西原乡人家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的第一个实训基地(餐饮店)成立了,主要面向市民供应茶饮和快餐。餐饮店位于南宁市新阳北三路,距离福利院只有300米。目前,店里有6名孤残青年,夏晓洛是唯一的唐氏综合征患者。
▲阿洛制作的奶茶。
3月14日上午,夏晓洛早早来到店里,换上工作服,戴好口罩,拿起一叠传单到门口散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看到,他的眼神自然又自信。休息时间,夏晓洛在小伙伴的指导下,用鲜奶为记者制作了一杯奶茶。他的动作虽然有些慢,但他很认真,制作的奶茶甜度适中、茶香怡人。
▲夏晓洛把制作好的奶茶交给客人。
刘年兵负责餐饮店的管理,他对夏晓洛赞赏有加:“客人进门,他会主动招呼;客人筷子掉了,他马上递上一双新的;小客人吵闹,他会温柔哄娃……有时候,他不小心帮倒忙,会难过地蹲在树下偷偷哭。”
治愈系的好朋友
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药剂师黄治承,是夏晓洛在餐饮店新结交的朋友。夏晓洛一提起黄治承,就笑得特别开心,“他(总)来找我”。
自打餐饮店开张,黄治承就常来光顾,有时候提来一袋水果,有时候带来一盒点心。知道夏晓洛喜欢功夫,黄治承手把手地教他太极拳法。“和阿洛交流并不容易,但我只要看到他笑,就被治愈了。”黄治承说。
因为种种原因,餐饮店至今未能盈利,但它的价值非金钱所能衡量。去年,一名和夏晓洛同时进店实习的“蜜糖天使”,在社会上找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迈出了人生中意义非凡的一步。
今年春节,夏晓洛和小伙伴们给刘年兵打了很多电话,主动申请加班,因为他们喜欢这份实习工作,喜欢这家店——它就像一辆列车,能为他们遮风挡雨,也能带他们饱览世间风景。
刘年兵说:“所以,我们会坚持下去。”
相关新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