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卢荻
随着清明节临近,有骗子实施“时令性”新型电信诈骗。近日,南宁已有一些市民中招,警方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苏先生长期在外地上班,今年清明节无法回南宁老家扫墓。近期,他在网上看到代祭扫服务的弹窗小广告,点击链接后与客服联系,客服称可提供各种定制的“代祭扫”服务。他添加对方微信,支付1000元代扫费用。3月29日,他还想再添加一些祭扫项目,跟客服对接时,发现对方已将他微信拉黑。
▲市民收到的诈骗短信。
无独有偶。近期,李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邀请他参加王某的葬礼。而他正好有一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王某,因为他当时不在当地,无法参加告别仪式,就说转份子钱表示慰问。对方让他添加微信,并提供银行账号,他转了3000元。之后,他向朋友提到王某的事,朋友说王某还健在,他意识被骗。
除了“代祭扫”诈骗,还有发放“丧葬补贴”诈骗。去年,刘先生父亲因病去世。不久,有陌生人打电话给他,自称是民政局工作人员,通知他领取老人清明节丧葬财政补贴,称会将5000元补助款打到账户,24小时到账。他提供了账户信息,但等了24小时后,并未收到补助款。对方称系统故障,让他自行到ATM机操作领取。他按照对方电话指导进行操作,结果被骗5000元。
▲市民收到的诈骗短信。
据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反诈中心民警介绍,参加“葬礼”诈骗是骗子利用重名率较高的名字,通过短信方式在清明节前后大量群发,收到信息的人会觉得一般人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不便进一步求证,从而被骗。
南湖警方提醒市民,需要“代祭扫”服务应尽量选择墓园官方平台办理业务,并且致电墓园了解“代祭扫”业务。如果遇到主动来电提供服务或者收到陌生短信提醒等情况,请勿轻信;不要随意点开短信内的链接,不要随意给陌生人转账汇款,以免造成损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唐海波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