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陆欣楠 文/图
4月30日,“千年石语——广西唐宋碑拓精品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游客可以在此透过一方方碑拓,在笔墨刀痕间,一窥唐宋时期广西的社会风貌、文化交融与精神追求,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与灿烂。
展览现场。
广西地处岭南,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历代文人墨客以山为书,以石为页,刻字为文,将广西的历史文化记录在山水之间,从唐宋至明清,以墓志、碑铭、题记、诗词为载体,记录边疆治理、族群互动、文教传播、军事防御等历史细节,构成一部镌刻于山岩的“文明史”。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广西石刻至少有6000件以上。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篇章,在“边地志——王朝经略与民族交融”中,《智城碑》《六合坚固大宅颂》等碑拓,集中展示了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与经营,以及广西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进程;“南天魂——名士墨迹与文人风骨”汇聚了颜真卿、柳宗元等历代名贤在广西留下的翰墨瑰宝;“烟霞铭——胜地游踪与山水寄情”则带我们跟随古人的足迹,在《关杞白龙洞题名》《曹迈、李彦弼元风洞题记》等摩崖石刻中,体会他们寄情山水的雅致情怀。
游客正在观展。
策展人高梦然介绍,本次展览注重“让文物讲故事”,比如,游客可以通过这些碑拓了解到范成大与张孝祥关于“水月洞”命名的历史趣闻,在欣赏展览的同时,感受鲜活的历史脉动。未来,该馆还将推出系列展览,持续挖掘广西石刻的文化价值。
范成大与张孝祥关于“水月洞”命名的碑拓。
本次展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桂海碑林博物馆主办,展出广西唐宋碑拓45件(套),共计48幅。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