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银行基层网点行长:既要懂政策,更要知痛点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蓝克义

“对接服务的,都是大企业的领导,多风光啊!” “谈笑间就定了几千万上亿的生意。”……受各类影视剧影响,银行行长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走的都是精英范、组的高端局。对此,工商银行南宁市苏芦支行副行长吴隐芬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实际工作中的她,总爱往“小”了使,最近一年内她走访的小微企业就超过200家。

这个岗位就像一座桥梁

26岁的吴隐芬,虽然才在金融行业从业4年多,却已成为工商银行南宁分行较为年轻的网点副行长之一。

这个岗位有啥特点?吴隐芬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介绍:“首先就是政策导向性强,得像追偶像一样紧跟国家战略,了解国家的‘喜好’和想法,及时调整服务方向;其次,得懂得‘以心换心’,服务对象太‘五花八门’了,小微企业各行各业都有,需求千差万别,不深入了解根本不行;最后,得时刻抓牢规模和质量的平衡杆,既要把业务规模做大,又得守住信用风险的底线。”

吴隐芬(右)来到企业为客户介绍相关贷款政策。

作为负责普惠业务的网点副行长,她的工作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国家政策,一头系着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

谈及大家对银行行长的工作印象,吴隐芬对记者笑着说:“我这个岗位,得像‘管家婆’,哪里需要点哪里。一方面要及时解读政策,把总、分行的产品和地方产业需求‘配对’,积极对接政府、园区、核心企业客户;另一方面要全盘控制风险,从贷前到贷后密切盯着风险;更要带着网点团队学习,让大家都能成为营销高手。”

一年走访200多家小微企业

“当时因为客户回款延期了,公司急需资金周转。”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杨先生向记者回忆去年2月的情况,迫于资金压力,他心急如焚,来到工商银行南宁市苏芦支行寻求帮助。

得知情况后,吴隐芬立刻带队走访。那是一家环保涂料企业,走进厂区,看着机器暂时停转,工人们脸上满是担忧,吴隐芬心里很不是滋味。

经过仔细调研和匹配,她发现企业所在园区资质和生产性质符合“工业e贷”条件,当即组织现场面签,收集各种资料。核实数据时,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生怕疏漏影响放款。最终,在她的努力下,分行普惠部开通绿色审批通道,72小时内300万元贷款到账。

“没想到,关键时刻靠着贷款救了企业的命!他们的效率很高,审批很快。”杨先生激动地说。后来,他心怀感激,又向吴隐芬推荐了两家优质企业。

吴隐芬为客户办理贷款业务。

这不过是吴隐芬工作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一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因核心企业延长结算账期,面临紧急订单备料资金缺口。吴隐芬分析企业交易模式,配对了产业链群“交易e贷”产品,及时为其发放240万元贷款。得到这场“及时雨”后,企业顺利承接新订单,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一家医疗科技企业受医院回款周期影响,发不出工资。吴隐芬主动上门,经过多轮尽调与方案优化,48小时内为其落地100万元贷款,守护了30余个技术家庭的安稳……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近一年来,吴隐芬跑了200多家小微企业,平均不到2天就走访一家企业。农业大棚、制造车间、科技基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也因此荣获工总行2024年度“工银普惠行”青年先锋行动——普惠青年先锋(优秀营销员)。

独创“行业痛点图谱”

为啥吴隐芬能把这个岗位干得这么出色?

她分享了自己的 “三大法宝”:

第一招是深度一线调研。正是基于每年200多家企业的大量调研,她独创了“行业痛点图谱”,把行业共性问题和工行产品“一键关联”,大大提高了匹配贷款方案的效率。

“就是从几百家企业的走访调研中总结出来的工作手册,想让业务办理更高效。”她介绍说,这个图谱划分行业、归类痛点、匹配产品,能够缩短方案的设计时间,贷款通过率和资产质量都提高了。

第二招是数据驱动风控。“不能光听企业说,得自己去看、去查、去访。”吴隐芬说。她通过桂信融平台调取数据,再实地核实,就像侦探破案一样,确保掌握企业真实情况,帮轻资产企业解决抵押物不足的难题。

第三招是协同攻坚机制。她带着网点全员搞营销,前后台联动,集中力量攻克难题,平均放款周期压缩到了3天。

如今,普惠金融有自己的“小痛点、小烦恼”,如增信手段单一、数据整合不足等,许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面临贷款难问题。就像坊间经常调侃的:“想贷款的,银行不给贷;不想贷款的,银行又天天打电话叫他贷。”

对此,吴隐芬也有自己的看法。“银行还是要紧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金融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加速场景覆盖,扩大普惠金融服务半径;另外还要强化系统应用,充分利用‘桂信融’平台、央行征信系统以及银行后台大数据分析系统,整合企业订单、纳税、社保等多维数据,构建动态授信模型。”

近年来,吴隐芬带领团队投放普惠贷款7000多万元,惠及 100多家小微企业。她用脚步丈量企业需求,在普惠金融的道路上,用青春书写新时代金融人的责任担当。

相关新闻

北海这群金融人71年海岛坚守,用金融灯火照亮1.8万人的振兴之路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韩冬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