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一护士跨界搞设计,变身“发明家”丨这些护士有绝活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潘雯瑜/文 潘颖/图

显微外科手术椅、安碚固定装置,这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获得者,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手术室护士长、主任护师李若琳。

alt

工作中的李若琳。

据介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也是区内首家断指(肢)再植中心,所以断指(肢)再植手术数量非常大,主刀医生的手术时间往往在5个小时左右。李若琳说:“手术医生在使用手术显微镜进行神经、血管吻合等精细操作时,头颈部和上身需要保持直立位,长时间手术容易导致手术医生颈、肩、背部肌肉负荷增加,引发局部肌肉疲劳。目前的手术椅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李若琳笑着说到,显微外科手术椅的研究设计,是从理发店的升降椅和功能型护腰垫处得到的启发。

在医院的手术室内,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看到这把不太普通的显微外科手术椅。据李若琳介绍,这把手术椅主要有3个功能:一是护腰垫的距离可以根据医生的体型进行前后调节;二是手术医生可以根据自身高度和操作习惯,自行调整椅子高度;三是在医生短暂休息期间,提供振动按摩舒缓背部肌肉。

alt

李若琳发明的显微外科手术椅。

据悉,李若琳研究设计的显微外科手术椅于2019年4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在医院的大力推动下,已经成功获得转换,为更多手术医生带来福音。

此外,李若琳的另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安瓿固定装置于2017年11月获得。

李若琳说,手术室医护人员用注射器抽吸安瓿瓶中的药液是常见的基本技术操作之一,无菌手术台上传统的抽吸药液方法要求双方动作需相互协调一致,否则容易造成台下巡回护士针刺伤。安瓿固定装置就如同巡回护士的手,稳稳地托住了安瓿,有效避免了巡回护士被注射针头刺伤的危险。

alt

安瓿固定装置犹如一双手托住安瓿。

已经有32年从业经历的李若琳,谈到研究设计的初衷时,心中情绪翻涌,她说:“多年的临床工作,我深知医生和护士工作的艰辛,我想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同时,医生因长时间的不良姿势,对手术精细度等操作可能会有影响,若能缓解此状况,想必手术效果更好,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患者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梁冰欣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