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解压又解锁美味!南宁不少人热衷打造“梦中情园”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文/图

在城市中拥有属于自己的菜地,体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乐趣,是许多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向往。近年来,半托管甚至全托管的共享菜园在全国火热发展,并朝着全产业链的智慧农业生态发展。南宁的共享菜园也备受市民青睐,成为周末亲子出游的热门选择。

共享菜园不只是菜地

5月10日,南宁市江南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附近一处农场里,从市区赶来的市民们在自己的菜地里忙着除草、采摘。市民韦女士慕名而来,打算认领一块菜地,闲暇时种上时令蔬菜,待蔬菜成熟时邀请朋友来农场品尝自己亲手种出的绿色佳肴,分享收获的喜悦。

韦女士在共享菜园里种红薯。

共享菜园作为城市农业创新模式,在2015年就已出现,但因租金高昂,消费群体受限。2021年,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窑头村推出村集体主导的共享菜园,向系统化运营转型。近两年,南宁市周边也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共享菜园。

共享菜园里的瓜果。

去年10月,黄女士在良庆区周边租下一块菜地,栽种了空心菜、油麦菜和西红柿,她平均每月带孩子前往菜地两次,孩子能直观地看到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状态,在劳作中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共享菜园不仅是种植蔬菜的地方,更是亲子教育和情感寄托的空间,通过集体劳作,家庭氛围更融洽了。”黄女士说。

多元托管与智慧农业结合

南宁某共享农场运营部经理韦先生介绍,多数消费者选择共享菜园,一是为获得新鲜、无公害食材,二是共享菜园为亲子互动提供了绝佳场所,“家长带孩子参与种植、管理和收获全过程,让孩子体验农耕的乐趣,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培养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品质”。

韦先生说,公司去年底推出共享菜园模式,每一垄菜地面积约10方米,农场提供多样化托管服务,包括全部自己种植、半托管和全托管等,每年价格在1000元至2000元。即使租客无暇打理,农场也会安排专人照看,确保收获期硕果累累

市民正在共享菜园里采摘青菜。

为方便市民照料,不少菜园引入智慧农业设施。南宁市一共享农场负责人凌海明表示,共享菜园已发展成贯通全产业链的智慧农业生态,利用“认养系统 + 社区团购”打造稳定持续的农产品供应链,完成从种子到餐桌的生态闭环,既满足城市居民田园梦想,又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市民可通过手机端数字化系统实时查看菜园画面,远程操控浇水设备,甚至能体验“一键偷菜”的乐趣。

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教授王建平指出,共享菜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机会。人们在菜园里劳作,看着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内心压力和疲惫都消散了。从更深层次看,共享菜园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对自然、健康生活的追求。在种菜的过程中,人们不仅收获物质成果,更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和升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吴思思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