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在平凡中书写不凡人生,他们的故事让人敬佩!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闫芬丽

5月22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广西代表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与记者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奋斗故事,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见面会现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闫芬丽摄

一个月攻克中国航道最高边坡

黄海波是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的总工程师。2022年,他成为平陆运河第一批进场的“开河先锋”。马道枢纽项目需要在崇山峻岭间开山取道,他与团队劈开十万大山,形成了中国航道最高的边坡,“它的垂直高度达到188米,相当于60层楼高”。

边坡不仅高,地质情况也复杂,炭质泥岩构成的坡体就像千层酥饼,遇水即化,山体内部还有两条大的断裂破碎带,为了确保雨季期间边坡的安全稳定。黄海波与团队创造性地将隧道的施工组织和工艺工装嫁接到边坡上,最终创造了1个月完成100米高边坡施工的“平陆速度”。

黄海波分享自己的故事。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闫芬丽摄

加工误差不超5微米

2011年,庞淇文从广西机电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毕业后,进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成为柳工传动件公司的一线工人。入职后,他将2000多把数控加工刀具的结构、尺寸、作用一一熟记于心,经过日积月累的操作练习,将加工误差控制在5微米内,不及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如今,他也成长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传动件公司制造总监、特级技师。

庞淇文在车间工作。受访者供图

今年,庞淇文作为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之一,站上了国家级的领奖台。他说,自己赶上了“人人皆可成才”的好时代,柳工作为广西首批“产改”示范企业,为一线员工的综合能力快速成长提供了丰沃土壤。未来,他会继续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把技术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同事和学员。

为了千家万户坚守一线

“引领瑶娃走出大山”,是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的瑶族教师姜晚英始终坚守的使命。2018年,当得知平桂区要在城区新建民族学校,计划接收6个“土瑶”聚居村四至六年级的孩子集中就读时,她就主动请缨承担起这项工作。几年间,她探访了900多个学生家庭,用脚步和爱心丈量教育初心。展望未来,她说:“将继续做瑶山教育的点灯人,让更多孩子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勇敢追梦,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姜晚英和她的学生。受访者供图

百色边境管理支队岳圩边境派出所所长吴润豪从警10年,一直在边境执法执勤一线工作,经历过与毒贩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抽丝剥茧智破偷渡大案,同时也扎根边疆服务群众。他用过硬的能力和无畏的勇气,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守好“南大门”。

吴润豪在巡逻途中给战友讲解战术知识。林倩倩摄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智造专家、工程师、特级技师蒲鹰工作30年来,带领团队打破国外高端设备厂家技术壁垒,实现自主改造优化和国产化替代,保障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稳定。他表示,再困难的技术问题也难不倒中国技术工人,今后将带动身边的工友一起不断突破极限,创造更大价值。

蒲鹰给徒弟讲解技术难点。受访者供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韵伊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