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艺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日,记者从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了解到,该校通过专业围绕产业、强化“师资+竞赛+培训”等方式,近五年来,总体就业率达98.6%,90%毕业生进入重点产业相关企业,留邕就业率71.5%,培养了南宁市重点工业企业80%的技师和高级技师,成为南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主渠道。
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本文图片均为学校提供
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学校动态优化专业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广西南宁技师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李经炎介绍,为方便学生就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贴紧市场,企业需要什么技能,老师上课就教什么技能;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人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南宁发展势头良好,学院精准对接新能源车企的需求,累计培养输送近1200名产业相关的技能人才,其中500多名毕业生入职比亚迪集团。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与行业需求精准匹配,近年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凭借自己的区位优势,瞄准南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动态优化专业设置。2025年上半年开始,学校集中力量发展智能制造、机电工程、汽车工程、数字工程、医药康养、现代服务等六大“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专业群,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群,并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新专业。
李经炎表示,学校这种“产业需求驱动专业设置”的模式,为的是让职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学校现有32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地,与比亚迪集团、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产投集团等重点企业实现“人才供应链”合作,实现从培养到就业的精准滴灌。
人才长在产业里,校企共生助就业
2025年春节期间,广西南宁技师学院组织了260多名学生来到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他们在40多天的时间里,和其他正式工人一样,一同参与企业生产。这为学生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也解了重点企业保生产的燃眉之急,实现了服务产业与促进就业的双赢。
李经炎介绍,学院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教学—实训—就业”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技术标准、生产场景引入课堂;采用“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岗位实习和就业提供广阔平台。
例如,为积极响应数字经济发展大潮,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2024年底,学院与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揭牌“蜂潮AIGC产业基地”,标志着双方在人工智能(AIGC)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为学生提供前沿技术学习与就业机会,打开了新型合作模式,形成校企共赢的良性生态。
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参与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维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上汽通用五菱的车间里跟随工程师排除技术故障;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设计师们”,能参与南宁峰值传播动画项目制作。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学生在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实习。
在技能竞赛场争金夺银,学生成为“香饽饽”
今年4月,第十六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广西选拔赛开赛。比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线下集中竞赛的形式,重点考察选手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检验选手的工程素养与创新实践水平。
作为当前国内高校参与规模最大的工程类竞赛之一,比赛的竞争激烈,广西赛区共有来自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20多所本科院校、10多所高职院校,共505支队伍同台竞技。
比赛中,来自广西南宁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工业机器人高级工班学生潘仕鸿,以职业院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斩获广西一等奖,成为广西赛区唯一晋级全国总决赛的技师学院选手。
潘仕鸿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职校生,他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但是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于是,在赛前两个月,学校老师为他量身定制了学习方案,精准补强他的理论不足,还进行了系统化实战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他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像潘仕鸿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副院长李建德介绍,学院将技能竞赛作为检验教学成果、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目前已经建立校、市、省、国家四级竞赛体系。仅2024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就获奖108项。
获奖学生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例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黄声雨,在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入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欧劲伟,荣获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安装与调试赛项二等奖,入职广西天恒汽车部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学生参加2024年广西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荣获金奖。
王牌专业配王牌老师,重点培养预备技师
专业的选择,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赛道”。记者了解到,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开设的40多个专业覆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工程、医药康养等热门领域,每一个都瞄准市场“刚需”。
这些专业,都设置有高级技工班和预备技师班。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企业聘任、职称评定、职位晋升时,预备技师(技师)班、高级工班毕业生可分别按照大学本科、大学专科落实相关待遇。入学后,符合条件的学生可通过高考、本科对口中职招生考试、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考试等方式,升入本专科学校深造,实现“技能+学历”的双丰收。
学校的师资力量是托举学生发展的基石,学院也为王牌专业配上了王牌老师,助力学生掌握技术。例如,为了让老师们紧跟时代发展,学院实施“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和“能工巧匠进校园”工程,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同时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创新打造“产教创研”四位一体模式。学院目前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南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名师成长工作室2个;全国、自治区优秀教师、技术能手和专业带头人20人,南宁市首席技师、技术能手43人。
现在,学生在这里学习的内容很“硬核”。智能制造系的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让你化身“科技极客”;数字工程系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广告制作,既是程序员的战场,也是设计师的秀场;无人机应用技术的“飞手”们,航拍、测绘、农业植保样样精通。
编辑 莫丽莲(实习生)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