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实习生 陈佳丽 冼嘉艳
南宁一男子在一次性做了200次深蹲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由于治疗及时,身体最终恢复了正常。医生表示,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做类似深蹲等剧烈运动,容易给身体带来伤害。进行剧烈运动后,身体会出现哪些信号预示着可能受到伤害?如果必须要进行剧烈运动,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提起“深蹲”这个词,南宁市民小何(化名)至今心有余悸。此前,他为了锻炼身体,一次性深蹲了约200次。运动后大约过了两个小时,感觉腿部疼痛,走路没有力气,于是前往医院就诊,没想到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当时很惊险,还好就医及时”。
“深蹲等剧烈运动并非适合所有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心肺康复中心和运动医学科主治医师何淼介绍,这个动作看起来简单、易学,实际上需要身体多个肌肉部位协同运作,如果动作不当或做的次数过多,较容易引发损伤。
何淼告诉记者,除了深蹲之外,短跑、足球、篮球、拳击等均属于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若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尿液呈酱油色甚至无尿等症状,有可能是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如果突然间感到心慌、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可能预示着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已经开始出现不良反应。
在运动后,如果感觉身体像是被掏空了,并且出现头晕、眼睛发黑、乏力、冒冷汗、恶心想吐、头胀等情况,则预示着脑血管可能已经出现问题。当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医生正在指导康复运动。记者 黄占玲摄
哪些人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何淼表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关节炎、骨质疏松、甲亢等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骨关节病变等群体,如果想要进行剧烈运动,需要先咨询医生。普通人当中,如果正处于急性感染期如感冒、肺炎等,不应进行剧烈运动,需经过医生评估,确定身体已经恢复,才可适当运动。对长期在办公室的上班族或者不经常运动的人而言,应当从慢跑等低强度的运动开始。
何淼提醒,运动前必须热身,因为热身可以帮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的强度,激活肌肉保护关节,减少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的风险,同时让心血管有逐步适应的过程。热身过后正式运动时,运动量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基础来决定,不能一上来就加大运动量,应当循序渐进。运动过后应当进行放松运动,如简单的拉伸、慢步走等,不能立即躺坐、狂喝冰水、马上洗澡,否则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黎伊玮
责编 潘雯瑜
审核 张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