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沫特莱
中国人民的朋友
她与广西抗日将领有一个未竟之约
目睹桂林空袭后
她向全世界发出呼吁
让西方看见中国之痛
是她促成了白求恩来华支援抗战
她是外国人
却说我已是中国人民的一员
史沫特莱
为何来到中国战地采访?
1940年的广西桂林
日军的轰炸机不时呼啸而过
桂林人民的坚韧与不屈
让一位金发碧眼的
外国女记者为之动容
她就是
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
她为何要来到这片被硝烟笼罩的土地
电视剧《阵地》剧照。史沫特莱 安妮娜(饰)
抗日烽火中
广西桂林这座山水之城
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据点之一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到这里
用她的笔记录下这座城市的苦难与抗争
抗战期间
她以《曼彻斯特卫报》
特派记者的身份
对中国进行战地采访
周恩来 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
在延安
史沫特莱通过深入采访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等中共领导人
深刻感受到
他们卓越的政治智慧
与坚定的革命信念
她以真实生动的报道
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
中国共产党
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使命担当
史沫特莱
与广西籍抗日将领的未竟之约
钟毅
深入前线报道期间
史沫特莱结识了
广西籍的抗日将领钟毅
在随军采访中
她被钟毅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曾约定要写一篇
关于他们师的报道
然而
钟毅师长不久英勇殉国
这个约定未能如愿
钟毅 (史沫特莱拍摄)
1940年
史沫特莱辗转来到广西桂林后
专程前往钟毅的墓前悼念
与此同时
广西独特的氛围
也深深吸引了她
她在《中国的战歌》中写道
“广西和中国的其他地方很不一样”
“从这个国家其他部分
被赶出来的作家和编辑们
聚集在这里继续他们的工作”
目睹战争惨状
她向世界大声疾呼支援中国
然而
这份宁静很快
被刺耳的空袭警报打破
史沫特莱再次目睹了
空袭后的惨状
房屋倒塌
街道上满是瓦砾
受伤的民众倒在血泊中
她在报道中愤怒地讲述
这些轰炸
并非针对军事目标
而是蓄意屠杀平民
要让中国人屈服
但是
中国人民并未被吓倒
空袭过后
人们迅速清理废墟
孩子们甚至在断壁残垣间嬉戏
史沫特莱不仅用文字战斗
更用行动支援中国革命
她深入前线战地医院走访
目睹极其简陋的医疗条件后
深受震撼
随即在国际报道中疾呼
史沫特莱 安妮娜(饰) :
“但沦陷区医疗人才缺乏,日军榨取民脂民膏,我呼吁国际支援中国,为胜利努力,同时希望中国人民团结一心。”
促成白求恩来华
她把自己视为中国人民的一员
白求恩
史沫特莱
曾在一场国际医学会议上
与一位大夫相遇
这名大夫就是白求恩
她主动与白求恩攀谈
详细讲述了
中国抗战的残酷现状
并促成了白求恩来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中
从将领到士兵
无不怀揣着
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崇高信念
将士们的赤诚与朴实
让同样贫苦出身的
史沫特莱深受感动
然而
随着史沫特莱健康状况的恶化
她不得不离开她热爱的这片土地
史沫特莱与妇女救国会成员
她曾动情地说
“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
我就不感到自己是个外国人
在那儿
我总以为自己
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
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片土地上了”
1930年上海 史沫特莱(右二)
1933年上海 史沫特莱(左一)
史沫特莱和“儿子”沈国华
编辑 黄韵伊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