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从“逃离香蕉园”到“种出火龙果星河”:南宁富二代的逆袭之路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文 邹财麟/图

小时候,卢含伟曾经渴望逃离那片彰显着父辈成就的香蕉园,扔掉“富二代”的标签。成年后,他却坚定地选择“继承家业”,对家乡的香蕉、火龙果产业进行技术革新,用行动将自己重新定义为“农业创业者”。

香蕉园里的“工业级”革新

九月的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暑气尚未消散。金穗集团的香蕉林里,一条条银色运输轨道顺着田垄蜿蜒延伸,宛如为香蕉量身打造的“专属传送带”。工人穿梭林间完成采摘后,只需将一串串饱满的香蕉轻挂在轨道挂钩上,果实便会沿着预设路线平稳滑行,从郁郁葱葱的蕉林深处,直接输送至不远处的加工车间。

“香蕉从采收到包装,全程不落地,可减少磕碰。”这看似简洁的“轨道运输”,是金穗农业集团副总裁卢含伟保持香蕉“颜值”的巧思。

使用轨道系统运输的香蕉,可以保持最佳品相。

香蕉是一种娇嫩的水果,它的果皮轻微碰撞就会留下褐色瘀斑;其次果肉含水量高,挤压易导致内部软烂;采摘后若长时间接触地面或粗糙工具,还可能沾染杂质,影响商品卖相。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卢含伟给香蕉林装上一条香蕉无伤化采收流水线,配合标准化清洗水池与自动化包装设备,从香蕉离树的那一刻起,全程无需触碰地面,既避免了机械性损伤,又省去了人工搬运的繁琐,让商品蕉保持最佳品相;而大水池清洗环节,更能彻底清除香蕉卸把时渗出的蕉油,杜绝残留影响品质。正是这些看似细微的改进,串联起香蕉从采摘到运输的“品质保障线”。

工人通过水池清洗香蕉渗出的蕉油。

从“逃离者”到“革新者”的转身

作为“香蕉大王”的儿子,卢含伟曾一度想逃离这片熟悉的香蕉园,渴望摆脱“富二代”的标签。

然而,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最终还是回归到这片香蕉林。

卢含伟展示新鲜采摘的香蕉。

2014年,在他的推动下,金穗集团为所有种植基地配齐水、电、路基础设施,并全面安装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让所有蕉园实现 “精准滴灌”:不仅节肥约50%、节水超40%,更实现了“一个鼠标管2500亩”的高效管理,通过调控滴灌量,既能控温调湿、提升地温,又能减少土传病害发生,最终让香蕉增产幅度超30%。

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可对蕉园进行高效管理。

火龙果里的“差异化密码”与“文旅新篇”

“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土地上,才能算学到了东西!”2019年,卢含伟的目光跳出香蕉园,投向了潜力十足的火龙果领域。在海南,他敏锐发现一个市场痛点:每年4月水果市场供应稀缺,而少量上市的火龙果却因口感清甜、品质上乘,备受消费者青睐,价格居高不下。这一现象让他看到“反季节物候条件”背后的巨大潜力。

金穗火龙果产业示范基地。

如何能够让火龙果在非生产季节结果呢?卢含伟当即在海南开发500亩土地,引入适配热带气候的优质火龙果品种,通过科学调控温湿度、光照等生长条件,成功攻克火龙果反季节种植技术难题。这一突破,让消费者在传统“水果淡季”也能吃上生态优质的火龙果,为金穗集团开辟出一条差异化竞争的新赛道。

金穗火龙果产业示范基地。

2025年9月22日,隆安县金穗火龙果产业示范基地的“万亩星河”点亮夜空,2025广西乡村旅游嘉年华活动在此盛大启动。这片由卢含伟主导打造的火龙果基地,早已超越单纯的种植园属性,成为融合“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的新业态载体。白天,游客可走进田间体验生态采摘,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夜晚,“万亩星河”灯光秀与连片的火龙果种植景观交相辉映,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晋网红地标。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韵伊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梁冰欣

审核 张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