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南宁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建立治尘长效机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通过开展五大整治行动,建立治尘长效机制。
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南宁市将启动五大整治行动,包括“两点一线”(即消纳场、工地和运输线路)污染大整治、工业及交通排放污染大整治、焚烧烟尘污染大整治、工程车辆扬尘污染大整治、裸露土地扬尘污染大整治等五个内容。其中,严控建设工地扬尘污染,要求全市所有在建工地(包括无证施工工地),重点是土方工程和扬尘工地,纳入网格化管理和24小时视频监控。力争今年12月底前,实现扬尘源头监控视频全面接入市级系统。
《方案》提出,将建设工地扬尘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纳入信用考评,与企业参与招投标挂钩,提高土方作业和运输招标门槛。组建联合执法队,重点查处昆仑大道、长虹路、安吉大道、沙井大道、白沙大道、平乐大道、玉洞大道、五象大道等重要道路的混凝土搅拌车抛洒滴漏、违反现行规定通行的行为。
为整治泥头车扬尘,2018年1月1日起,将逐步放开并规范渣土白天运输,分批划定、逐步扩大新型智能密闭化车辆运输范围。据了解,南宁市目前已经在推广新型智能密闭化运输车辆。放开渣土白天运输,前提是要在指定的路线密闭运输,目的是为了使施工项目能在白天提高工程进度,在监管力量薄弱的晚上减少施工,避免夜间扬尘指数猛升。
《方案》还要求加大路面清扫保洁力度,对市区内的主次干道进行全面排查,统筹安排,及时修复破损道路。组织开展市区经营性烧烤固定摊点集中整治,逐步规范有证摊点排档,确保所有摊点排档移至室内经营。
根据《方案》,南宁将把监测数据作为扬尘考评的重要依据,由市一级考核城区、开发区,城区、开发区考核街道(乡镇)。考评情况纳入相关单位绩效考评,实行考评问责。
为鼓励全民参与扬尘污染治理,《方案》明确市民举报扬尘污染违法违规行为,将给予有效案件举报人资金奖励。
[ 相关新闻 ]
南宁江南区多部门联合治尘
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罗暘 通讯员王春生 黄子统)针对近期南宁空气质量不佳的情况,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南宁市江南区已实行城管局、环保局、住建局三局局长联合办公整治扬尘污染。12月11日,江南区多部门组成多个扬尘污染防治督查组,到辖区扬尘污染易发多发区域开展巡查。巡查发现有些建筑工地存在黄土裸露、工地围墙喷淋设施未开启等违规施工的情况,被当即责令停工整改。对一些处于停工状态的工地,也要求做好裸土覆盖和降尘措施。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郭燕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