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广西人注意!公安部发布新规,严禁电动车这样停放充电!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南宁被称为“电驴之城”,电动车给大家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因停放充电也引发不少惨痛事故。日前,公安部发布电动车停放充电新规。针对新规,记者进行走访,发现电动车停放充电的乱象依然存在,令人心忧。

1
占道停放仍存在 
私拉电线难禁止

2017年12月29日,公安部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明确有条件的住宅小区、楼院应当结合实际,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及充电场所;落实电动车停放充电管理责任,物业、街道办对管理区域内电动车停放、充电实施消防安全管理,严厉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

公安部发布的《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规定:
①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

②对于电动车占道、违规停放充电等现象,构成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③严厉查处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物业服务企业、主管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立即组织对住宅小区、楼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专项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检查发现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的,应当制止并组织清理;对拒不清理的,要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

针对这一新规,记者走访发现,在南宁的一些小区和城中村,和电动车有关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1月9日上午,记者在南宁市火炬路金达花园小区看到,一些电线从居民楼上垂下来,给电动车充电;在居民楼的入口处、过道里,也有电动车停放并充电。


▲富达花园小区物业发出通知,要求业主清理私拉的电线。

1月9日和10日,记者走访秀厢村、万秀村等城中村发现,私拉电线充电的情况较为少见,但是有电动车占用通道停放。

▲一居民楼的通道里贴着禁止停车的提示,但有人视而不见。

1月11日上午,记者在江南区淡村看到,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着“居民安全提示”“安全充电通知”“淡村安全小贴士”等,时刻提醒住户注意电动车充电安全。不过,有的楼道里仍有电动车占道停放。

1月12日上午,在石埠路昌泰清华园小区,多栋居民楼的入口处都贴有“消防通道 禁止停车”的提示,但依然有不少电动车停在这里。有的电动车甚至扎堆停在供电箱的低压分接箱前。


此外,该小区也有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情况。由于一些住户不听劝告,物业被迫“伸出剪刀”剪断乱拉的电线。

▲一小区物业人员剪断住户私拉的电线。

2
规范电驴充电
房东祭出大招

因为电动车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屡有发生,教训十分惨痛。↓↓

1
2017年9月25日,浙江台州玉环市一群租房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

2
2016年3月13日,南宁市西乡塘区一栋18层居民公寓发生火灾,造成两人死亡,47人因呼入浓烟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

3
2016年4月2日凌晨,南宁市江南区淡村六组二里一出租房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21人受伤。

4
2016年8月11日凌晨,南宁市长堽路四里虎楼岭一栋自建楼突发大火,造成一租户母子3人遇难。事发后,房主夫妇因涉嫌失火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根据公安部新规,公民应当将电动车停放在安全地点,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应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那么,南宁城中村的居民楼是否做好了防范措施?记者在秀厢村、万秀村、淡村走访发现,大多数居民楼都设有专门的充电区(主要位于一楼),通道里贴着“禁止停车”的提示,有的居民楼还划分了充电区和无充电停放区。

1有房东投资上万元整改

城中村里一些房东说,他们按照规定对充电区进行了整改,投资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安装了自动充电系统、喷淋设备、烟感报警器、简易室内消防栓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电动车自动充电系统可以定时断电,避免电动车因过充发生火灾。

▲城中村一居民楼里安装有智能充电站等设施。

2租户后半夜不能充电

1月10日,南宁市万秀村一房东告诉记者,他对租户充电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凌晨1点到6点,电动车是不能充电的,这里的充电开关会自动切断充电电源”。

▲在南宁一些城中村,房东不允许住户通宵给电动车充电。

在江南区淡村,福建园街道办则明确要求,电动车充电时应严格遵循说明书要求,新电池充电不超过10小时、旧电池充电不超过5小时。淡村一些房东说,他们要求租户夜间充电不超过零时,否则会拔掉充电器。

▲一房东要求住户零时后不能充电,否则将拔掉充电器。

3改装电驴不许进棚充电

在火炬路金达花园小区,物业张贴的提示称,对在公共区域违规停车充电的,一经发现将立即没收充电装置。

富达花园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说,该小区有专门的停车棚供业主停放车辆并充电,为了确保充电安全,凡是改装过的电动车一律不准放进车棚充电。


3
电动车管理十六字经验:
车不入户,人车分离,集中管理,科学规范

如何防止电动车充电意外发生,如何进行长效管理,考验各方智慧与能力。目前,在完善城中村以及居民小区充电设备、强化居民充电安全意识、排查安全隐患的同时,相关各方也在积极探索电动车充电安全的长效管理之策。

1强化住户安全意识 完善出租屋充电设施

南宁秀厢村秀厢综治网格管理站站长周卫娇告诉记者,秀厢村内电动车的保有量非常大,确保电动车的充电安全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的人员每天都会进行巡逻,宣传安全用电、用气等知识,发现电动车乱停放、违规充电等乱象就会及时制止,防患于未然”。

▲城中村宣传“集中停放充电保安全”的横幅。

此外,他们要求房主在出租屋安装智能充电系统,设置漏电保护开关,配置简易的喷淋装置及灭火器、报警器等。

2建设公共停放充电点 实现“车不入户” 

车不入户,人车分离,集中管理,科学规范。”这是淡村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电动车有效的管理经验,而要让这种经验继续推广下去,就需要建设电动车公共停放充电点。这样的充电点,目前已经在淡村建成,可集中停放500辆电动车,待正式投入使用,可为周边居民提供停放、充电服务,切实做到车不入户、人车分离。

▲淡村的电动车公共停放充电点已经建成。

以后,有条件的城中村或居民聚集区,也可以效仿这一举措,为电动车停放及安全充电找到解决之道。



电动车安全充电贴士

1.购买、使用质量合格的电动车、充电器和电池,不违规改装电动车及其配件,避免线路老化、磨损而造成短路、串电事故;
  
2.电动车应停放在安全地点,不得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不得占用消防车通道;

3.充电线路插座应由取得资格的电工安装并固定敷设,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路,充电时应在室外进行,周围无可燃物。
  
4.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充电,加装短路和漏电保护装置,不得长时间充电,正常充电时间为6~8小时;
  
5.居民应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发现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源丨南国早报记者程浩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