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给力!广西人工育出野生兰,现兰科植物增加至55属149种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1月16日,在百色乐业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将近2万株兰花进行野外回归种植,以此保护并扩大兰花资源。记者了解到,2017年,广西发现兰科植物新种2个,新记录种2个,兰科植物增加至55属149种。目前,已建立广西保护区首个植物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技术人员将人工繁育的兰花苗在野外进行种植。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带叶兜兰、寒兰、西藏虎头兰……当天下午,在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园附近,工作人员将一丛丛兰花,种在石壁上、树干上、岩缝里。这批兰花共计8个品种,2300多丛,近2万株。其中一些品种显得非常零散,只有若干株,而某些品种的数量接近上万株,比如兜兰。为何差异如此大呢?雅长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伯高解开谜底:有些兰花是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外巡逻时,发现有群众盗采后收集的;还有一些是保护区兰花繁育中心科研组培育的成果。


黄伯高告诉记者,长期的研究发现,野生的兰花基本不会自然扩大居群,尤其是贵州地宝兰、带叶兜兰、长瓣兜兰、西藏虎头兰等,很难在野外自行繁衍扩大。但是,如果没有人为破坏,它们会一直生长在原地。


由于极小种群自身生物学特性等原因,野外生存状况堪忧,保护形势异常严峻。从2014年开始,雅长保护区采取“人工回归”方式来恢复和扩大野生种群。


黄伯高说:“我们从野外采集兰花的种子,在培养基里培育出小苗,几个月后拿到温室让它们慢慢地适应环境,一两年后移到野外种植。”据了解,目前雅长保护区兰花繁育中心共人工繁育出30多种兰花种苗,分批实施野外回归试验。


2017年,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兰科新种2个,广西新记录种26个,兰科植物增加至55属149种。同时,实施广西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对濒危兰花进行拯救性收集保护,建立了广西保护区首个植物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