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关注食品本身的安全,却容易忽略与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问题。1月18日,记者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从本月起正式实施。今后,广西质监部门将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实行“双随机抽查”。同时,持证的企业将被分类分级,不同等级的企业会接受不同程度的监管。
两次抽查均有产品不合格
据介绍,食品相关产品包括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以及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例如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袋、吸管、洗洁精等,都属于食品相关产品。
根据要求,目前仅有食品用纸包装、餐具洗涤剂等五大类相关产品的生产需办理“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截至2017年底,广西共有获证企业329家,另外还有未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用陶瓷、一次性筷子等生产企业近百家。
2017年,广西质监部门曾进行监督抽查。上半年抽取的287家企业、369批次食品相关产品中,不合格产品检出率3.25%;下半年抽取的181家企业生产的246批次产品中,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85%。不合格样品中,有加厚纸杯、一次性水晶杯、航空杯、食品包装袋、环保碗、日用瓷器、普通陶瓷烹调器、一次性竹筷等。
C级企业每年至少现场检查一次
自治区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说,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会对食品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一直没有正式出台专门针对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办法,广西特制定出台管理办法,以加强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该办法明确,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广西质监部门应当建立随机抽取抽查对象、随机选派抽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并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
除了“双随机抽查”,该办法还提出,对发证企业实行分级监管。根据企业履行产品质量的情况,由高至低分为A、B、C三级,进行不同程度的监管。例如,对履行情况较好的A级企业,每年采用双随机监管的频次不低于一次;B级企业采用双随机监管频次不低于两次;对于C级企业,则要每年现场检查不低于一次。对非发证企业,主要采取监督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管。
来源|南国早报 记者雷倩倩 实习生吴显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