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件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检验检测报告上的数据最有说服力。但若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机构操作不规范或能力“不达标”,就有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1月30日,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通报了2017年全区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情况,并对2017年检查中存在问题较严重的50余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集体约谈。
部分机构被暂停或注销资质
2017年,质监部门共实施了白酒中甲醇的测定、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测定、水中氨氮、总磷测定4项能力验证项目,全区439家检验检测机构参加验证。其中60家参与“白酒中甲醇测定”项目的机构中,11家机构检测的结果不准确,被质监部门判定为离群,另有3家机构因设备故障未提交检测结果。另外,44家机构参加“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测定”项目测定,1家离群;199家机构参加“水中氨氮测定”,7家被判定为离群;136家机构参加“水中总磷测定”项目,离群的有3家。
质监部门表示,最终结果为“离群”的机构,已被暂停相关检验检测项目资质。暂停期间,不得向社会出具相关项目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数据和结果。
此外,在2017年国家认监委的监督检查中,南宁铁路局电力试验所超出资质认定范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被责令整改并处罚款。
2017年,广西质监部门还在全区范围开展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飞行检查(指事先不通知被检查部门实施的现场检查),在被检查的70家获证机构中,41家存在一般违规行为;另有7家机构存在较严重问题,涉嫌违法违规检验;还有3家机构不符合资质认定要求,被暂停或注销资质(详见本报2018年1月9日A7版报道)。
据自治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17年,质监部门开展的检验检测机构专项监督检查和能力验证活动中,共有两家机构被暂停资质,1家被注销,还有22家机构被责令改正并依法查处,32家机构被暂停部分检验检测项目资质,是历年来处理最严厉的一次。在22家存在严重问题、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中,有超范围检验行为的有10家,占45%;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行为的有7家,全部是机动车检验机构,占32%;检验过程不规范,涉嫌出具虚假数据的有3家,占14%。另外还有两家分别是在资质认定证书空档期间出具报告、未按要求办理地址变更手续且逾期未改正。
今年加大监督检查覆盖面
除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外,各机构还存在未按要求办理变更备案手续、仪器设备配备不齐全、标准方法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表明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运行仍存在较严重问题,无法保证检验检测质量。同时,在检查中也发现,各市的质监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不够严格。
该负责人表示,2018年,自治区质监局将加大专项监督检查覆盖面,重点关注食品安全、机动车安检、环境安全、建筑安全以及涉及司法鉴定、质量仲裁、民生、公益和消费者利益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同时,将对发现问题多及新设立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适度增加检查频次。对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检验机构进行查处,并向社会公开处罚结果,发挥社会监管作用,推动检验检测行业诚信自律规范。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雷倩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