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要紧!南宁学区制大改革,直属中小学划分四大学区管理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去年底,南宁已有消息:2018年9月开始,南宁市各初中、小学将全面推行学区制管理。2月22日,记者从南宁市教育局获悉,南宁市教育局近日下发了《南宁市教育局直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将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学校划分为四大学区(集团),2018年春季学期试运行。据悉,南宁市各城区及各县也将出台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将辖区内的学校按学区划分


1.每个学区包含约8所学校

据了解,南宁市教育局直属的学校共32所,市教育局经过考虑将这些学校共划分为天桃大学区、二中初中大学区、三中初中大学区、十四中初中大学区等四大学区(集团),各学区的学区长学校分别为:天桃实验学校、二中、三中、十四中。

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大学区(集团)的划分以交通便利为原则,以学校相对就近区域为依据,每个学区包含约8所学校。2018年春季学期(即2018年3月5日至7月8日)试运行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管理,2018年秋季学期(2018年9月3日开学)正式运行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管理。
  
据悉,学区制希望通过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让每一所义务教育段学校都是好学校,家长在家门口就能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2.教师轮岗、蹲点交流不低于10%

记者留意到,南宁市直属学校划定的四大学区,都是“联盟发展”管理模式管理的学区,根据《实施办法》,这类管理模式下学区内各成员学校的法人、校名、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原则上保持人、财、物相对独立。学区学校之间将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互助等方式互助成长,均衡发展。
  
《实施办法》明确,教育局支持学区内统一调配教师,使教师从“学校人”转化为“学区人”、“系统人”。各学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由学区长在学区内协调各学校的副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和各学科教师,通过交流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和学科结构。原则上各学区内每年开展轮岗交流、蹲点交流形式的人员不低于学区内所有在职教师(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总数的10%,结对交流不低于40%。
  
同一个学区内,优质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授课,会不会造成“削峰填谷”,影响优质学校的教学质量?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四大学区内各学校还是以结对交流为主,轮岗交流,蹲点交流为辅,重点是通过搭建跨校教研网络,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课题研究、中考考纲学习、毕业班经验交流等活动开展帮扶,不会因教师的交流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3.学区制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均衡

学区制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不仅外省多个地区早有探索,广西在2014年也已出台了学区制的试点方案,梧州、柳州、桂林等城市也早已经开始试行学区制。
  
记者了解发现,各地的学区制都是采取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的模式。其中,我区桂林、柳州等地试点,主要是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也就是同一个学区下,薄弱学校变成龙头学校的分校。而梧州万秀区,则是通过“1+X+Y”的模式,通过龙头学校带动学区内的其他学校和农村学校。
  
记者从桂林市七星区教育局了解到,该城区将20所公办学校,根据特点划分为7个学区,成立了7个教育集团,按照“提质升级,促进均衡”“优质带动,缩小城乡差距”“九年一贯制,探索学段贯通”“百花齐放,特色办学”四个不同的侧重点探索,薄弱学校不仅有自己的特色,在龙头学校的带动下,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一教育界人士介绍,通过学区制,梧州、柳州、桂林等地的择校现象有所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确实有所提高。


南宁市学区设置的三种主要形式

城乡帮扶形式

(1)城区学校+乡镇学校(村小学):由1所优质城区学校+若干所同学段乡镇薄弱学校(村小学),通过帮扶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2)乡镇学校+村小学+教学点:乡镇中心校在与县城优质学校组成学区的同时,自身作为牵头学校与村小学、教学点组成学区,辐射村校、教学点,提升村小学、教学点教育质量。

集团化办学形式

(1)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由1所优质学校+若干所同学段薄弱学校组成学区,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统一管理。

(2)优质学校+分校区:由1所优质学校(总校)+若干所分校区组成学区,可跨学段、跨区域组建,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统一管理。

学校联盟形式

(1)初中+初中+小学:1所优质初中学校+若干所薄弱初中学校+若干所小学组成学校联盟,共同促进内涵发展。

(2)优质学校+优质学校:若干所同一学段优质学校结成联盟,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内涵发展。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蒋晓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