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保时捷宣布,“如果保时捷未来单一车型在中国年销超过10万辆,我们也会有所打算”。
同样是3月15日,保时捷召开了全球年会公布2017年业绩及未来产品战略。2017年保时捷全年共交付新车246,375台,销量同比增长4%。其中Macan依旧为保时捷最畅销车型,交付新车超过9.7万辆,同比增长2%。Panamera的增长率达到了83%,交付27,942辆。
中国市场成为保时捷连续三年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交付量从2016年的65,246辆增加到71,508辆,增幅达到10%,预计今年能达到8万辆。
同时,保时捷营业额同比增加5%,达到235亿欧元,利润达到41亿欧元(约318.88亿元人民币),是大众集团的利润机器。
既然在中国这么赚钱,势必引起国产的讨论。坊间传出保时捷会与上汽集团在中国合资实现国产化,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兼成员麦思格先生(Lutz Meschke)表示
“没有任何考虑在中国市场进行本地化生产,也不会就此再展开讨论”。
麦思格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考虑国产的理由有两点:
①中国消费者对德国生产和德国制造更认可,他们认为保时捷这样一个高端品牌在德国制造更能彰显其高端品牌的定位。
②“国产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要建设工厂”,他认为目前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规模还不足以支撑起国产化的策略。
但是,与新闻发布会上的态度相比,他在采访中的回复显然更加开放,他表示
“如果保时捷未来单一车型在中国年销超过10万辆,我们也会有所打算”。
目前,保时捷车型的入门价格达到了近60万元,一旦国产化,售价将下探到50万元以下。
保时捷还计划2022年前,在电动化领域投资超过60亿欧元。并且,保时捷也正式宣布与奥迪联手打造全新电动车平台,该平台未来可同时生产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等品牌的车型。
未来在中国市场,卡宴将推出搭载2.0T发动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19年量产的Mission E电动车也将在2020年引入中国。
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车广西综合报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