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疯传南宁百年老牌“铁鸟”停产,市民排长队打酱油?真相来了!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3月18日,一条“南宁铁鸟酱油准备停产”的消息在南宁人的朋友圈里疯传,这瓶中华老字号南宁本土调味品引发“从小吃到大”的市民抢购。


1

现象 

市民排长队打酱油


“过完这周,我们就停产了。”


对于“老南宁”来说,“铁鸟”是家喻户晓的本土老品牌,也承载着一代人的情感记忆,“铁鸟”停产的消息直接导致不少南宁人去抢购、囤货。



19日上午,记者在南宁市云亭街的铁鸟直营店——铁鸟酱园看到,货架上的瓶装酱油、白醋及瓦缸里的黄皮酱、老友酱等,成了大家抢购的对象。


▲很多人自带水桶、水壶或矿泉水瓶打酱油。


店里3名售货员应接不暇,一些心急的市民就自己动手去打酱油或舀酱称重。



“我出门比较着急,没有带壶来。我就去超市买了几瓶矿泉水,把水倒了用来装酱油。”南宁市民卢女士说,她今年快60岁了,“吃了一辈子的‘铁鸟’”。


一名在新阳路开快餐店的老板买了近700元的调味品,开着电动车跑了几次才运完。


“过年都没这么多人,一早上开门就没停过。”该店负责收银的店员说。


▲黄皮酱已经脱销,货架上的瓶装酱油也所剩无几。


2

回应 

酱油生产线暂时停产


“铁鸟”真的要停产了?


铁鸟酱油只能成为“记忆中的美味”了吗?19日下午,南国早报记者来到南宁市金凯路铁鸟公司。


走进厂区内,听不到机械生产的声音,但空气中弥漫着酱油的味道,不时还有货车出入。



“铁鸟”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松年说:

网传的消息跟公司实际情况有些出入。公司在走下坡路,但不代表会停产、倒闭。我们的生产还在继续,没有完全停产。厂区还在生产黄皮酱。


近年来调味品市场竞争激烈,铁鸟酱油一直使用纯粮酿造,成本比较高,但在品牌宣传意识等方面很落后。相比之下,其他品牌的科技含量、营销策略更贴近市场,导致“铁鸟”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公司生产、经营经营面临困难。



铁鸟公司董事长谢恺熙表示,在招商方案未确定的调整期间,酱油生产线会暂停生产。但由于仓库仍有一定数量的存货,短期内能够满足大家的购买需求,市民不必急于囤货。


3

关注

 “铁鸟”如何重展翼?


《南宁市志》记载


南宁铁鸟酱料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咸丰年间,广东南海人李亿万、梁迪臣两人合资开设的“大盛祥”酱园,是南宁最早的酱料铺,店址在沙街(如今的解放路)。

1

1960年,“大盛祥”与其他酱园一起被合并,更名为国营南宁市酱料厂,生产的酱料产品注册为“铁鸟”牌商标。铁鸟手工酿造的时候就非常考究,为一缸一缸地酿造,很多时候靠的是师傅的经验。一缸酱油里不同的位置味道也有所不同,头油(氨基酸含量高出平均数)只有一点点,而且每一缸的量还不一样,这就是酿造型酱油的特点。


▲手工酿造。

▲上世纪70年代的铁鸟酱油厂,市民们骑着三轮车到厂里来打酱油。

2

2003年,南宁酱料厂进行了国有制转股份制的改革。“铁鸟”除了是品牌名称以外,还成了公司的名字。


3

2011年,铁鸟公司荣获“中华老字号”企业,成为调味品行业中为数不多获得该称号的企业之一。


铁鸟公司鼎盛时期有200多名工人在岗,还创出了姜葱酱油这样的拳头产品。2006年之前,铁鸟酱油在广西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在北京、山东、河北、河南、广东、海南等地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出口至越南等东盟国家。可惜2006年后,公司逐渐出现亏损。



目前,铁鸟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酱油、黄皮酱、其他调味品三大板块,采用直营+加盟,还有3个商超代理商。至今,铁鸟公司亏损额已超过2000万元。


谢恺熙表示,“铁鸟”是有着157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如何让百年老品牌走得更远,从“老南宁”走进“新南宁”的生活中,确实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次停产风波过后,

“铁鸟”究竟是会就此折翼,

还是重新展翅高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