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太阳的后裔》中,援外医疗队医生与派驻的特种兵军官之间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故事,让很多读者对援外医疗队的生活和工作充满好奇。真实情况如何?广西援尼日尔和科摩罗的两支医疗队今年1月完成任务回国,3月21日,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邕召开“2018年援外医疗队工作总结部署会”,援外医疗队讲述了他们的援外故事。
▲卫生部门为援外医疗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南国早报记者 李俭芹摄
姚伏秋是援尼医疗队队长,他用热、贫、乱三个字概括尼日尔的基本状况。姚伏秋带领的医疗队是中国第19批援尼医疗队,10名医护人员的任务是援助尼首都尼亚美筹备医院开业。由中国投资4亿多元援建的综合医院是尼日尔乃至西非最大、配置最先进的综合医院,已于2016年11月交付尼方,但在前一批中国援建人员撤离后,尼方在去年1月前一直未启动运营。姚伏秋称,中国的医护队员从管理经验到医疗技术,给予他们极大的帮助,打造重点专科,传帮带,为后续队员开展临床医疗工作打基础,“最终有十多个科室陆续开业,也让中医在该医院广泛传播”。
“在援助过程中,队员们还得承受各种突如其来的疾病、内乱等风险。”姚伏秋称,在尼日尔工作390天,队员先后患疟疾28人次,两人中途因病回国。在谈起援尼日尔感悟时,他说,出国后深刻感受到,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尼日尔,医疗保障问题都是世界难题。他还说:“我不会忘记非洲朋友发自内心的笑容,就像不会忘记尼日尔的蓝天和白云一样。”
另外一支队伍是肖念苏队长带领的援科摩罗医疗队。出发前,队员们知道这是非洲东侧一个岛国,虽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却有个美丽迷人的名字——“月亮之国”,大家为此都充满期待。到岗后,才发现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这里的状况超乎我们的想象,很多人衣不蔽体,医疗条件就更差了”。他深深记得,有一次,一例肠吻合术后患者出现肠瘘,原来给该患者进行手术的是科摩罗医生,当时在国外,没有医生愿意接诊,看到病人情况紧急,中国援科医生蒋济钢决定接收该患者。“这是国内医生无法想象的环境,对医生没有完善的保护措施。”肖念苏说,但蒋济钢二话不说,立即手术,让患者转危为安。肖念苏记得,蒋济钢等几名医护人员从手术室出来时汗流浃背,上衣都已湿透,双脚脚踝和鞋子上都被患者的血染成红色。
“当地居民最常见的一种病叫脓肿。”肖念苏说,这里是海岛,环境湿热,而且当地人不喜欢洗澡,不少人在患脓肿后,因救治不及时,导致脓肿侵入血管,引起败血症而死亡。为此,中国的医疗队不但要从医学上对他们进行救治,还要从生活上对当地居民进行卫生保健教育。在为当地民众服务时,肖念苏发现当地人以肥为美,但体重增加,会给脊柱等造成压力,腰腿等疾病就比较多,医疗队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手法为当地人治疗时,他们觉得很神奇。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廖品琥称,几十年来,广西按照国家部署,一批批医疗队员肩负国家使命,出色地完成了国家援外医疗工作任务。会议上,他要求全力做好2018年援外医疗队选拔工作。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李俭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