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获自治区政府批准。
《方案》明确了全区220个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117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南宁市有20个隐患点名列其中。
据统计,去年全区共发生地质灾害745起(其中滑坡320起,崩塌335起,泥石流33起,地面塌陷52起,地裂缝5起),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3亿元。
与2016年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增加562起,死亡人数增加5人,受伤人数增加11人,直接经济损失增加约1.18亿元。
▲网络配图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对防灾减灾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7起,避免人员伤亡669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47.5万元。全区完成218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受益人口9.78万人。
截至去年底,全区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8748处,主要分布在南宁、桂林、百色、河池等地。
▲网络配图
根据气象等因素预测,今年我区的地质灾害仍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为主。桂东、桂东南、桂东北局部地区为地质灾害发生和危害的重点地区。(点击可查看大图)
全区220个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117个地质灾害易发区▼
南宁市20个重点防范地质灾害隐患点▼
《方案》强调,5~7月的主汛期期间,是我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8月、9月则要防范台风降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灾害。
据悉,今年相关部门除了增强地质灾害巡查、专业调查和应急演练外,还将建设500处地质灾害隐患专业监测站,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科技含量。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罗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