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涨知识!带孩子认识花鸟虫鱼,就是自然教育?专家这么说……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5月19日、20日,广西第二届自然教育论坛在南宁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教育机构代表共同探讨如何促进自然教育在自然保护中的运用。业内人士表示,自然教育不仅限于到乡村或者郊外认识花草树木,更应注重教育理念的结合。

▲周末带孩子到郊外游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教育。南国早报记者 唐辉吉摄


“我从来不知道黑夜里的自然界是这么奇妙。”5月19日晚,参与论坛的代表们在广西大学校园内,带着电筒,沿着草地和绿化带一路进行观测,青蛙、甲虫、蟋蟀等进入他们的视野。广西观鸟会理事张超说,夜观的目的在于了解大
自然在黑夜的另一面,从而引发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记者了解到,随着对自然保护的不断重视,自然教育也在迅速发展,且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其中。与此同时,关于如何开展自然教育、提升自然教育工作者能力、促进自然教育在自然保护中的运用的交流需求也急剧提升。

“在课程设置上,有时候会遇到瓶颈。”在论坛上,广西野花成长工作室的代表溪源告诉记者,因为是公益组织,资金受限,且相关人才比较紧缺,所以在宣传和课程设置上,不能很全面地实现最初的设想。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广西出现了新的自然教育力量,但自然教育机构发展水平各异,在基地建设、活动设计带领、传播等诸多方面有较多的发展和提升的需求。

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苏长帅表示,社会自然教育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他认为,目前很多的自然教育仍处于“培训”的层面。苏长帅认为,对于自然教育,很多人以为就是把孩子带到乡村或者郊外,去认识大自然的各种花草树木或动物。在国外,自然教育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深度。他说,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教育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而设计的,比培训更具艺术性。

记者了解到,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引进芬兰的教育理念,成立了自然教育工作坊,将芬兰的教育理念本土化形成课程。同时,注重师资培训,朝着真正的自然教育的方向发展。苏长帅说:“参与本次论坛的机构专业性都非常强,经过一定的培训后,会对自然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