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
蟹儿肥。
眼下正是吃蟹好时节,
但买蟹、
吃蟹还需注意食品安全。
近期,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抽检中发现,
个别市场、水产公司销售的花蟹不合格,
存在重金属镉超标的情况。
根据10月26日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报告显示,抽检饮料样品47批次,不合格7批次;抽检食用农产品样品169批次,不合格9批次;抽检糕点样品54批次,不合格4批次。
饮料抽查
出现了铜绿假单胞菌
此次在饮料样品中,有5批次生产饮用水被检出了铜绿假单胞菌。
根据规定,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条件下可致病。
出现该问题,通常是清洗不彻底,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等。
农产品抽检
花蟹、多宝鱼等被查出问题
在对农产品的抽检中,不合格的样品集中在水产生鲜产品中。其中,在南宁市的华园菜市和铜鼓岭市场分别有一批次花蟹被检出镉超标。按照规定,花蟹中镉的检出值不得超过 0.5mg/kg。但在不合格的花蟹样品中,最高的镉检出值达3.53mg/kg。
另有一家水产品有限公司销售的花蟹也出现同样问题,较标准的限定值高了1.16mg/kg。
此外,在长堽路南面的金牛桥市场里,一摊贩销售的芝麻螺中,氯霉素检出值达 6.4μg/kg。但根据规定不得检出该物质。
不合格项目的危害:
镉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人体长期摄入、接触可导致肾和骨骼损伤。
氧氟沙星长期摄入,可引起轻度胃肠道刺激或不适,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症状,大剂量还可能引起肝损害。
氯霉素长期食用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人体过量摄入氯霉素,可引起人肝脏和骨髓造血机能的损害。
呋喃西林长期摄入会引起各种疾病,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等副作用。
目前,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食药监管部门均已依法进行处置。
如何挑选螃蟹?
其实呀,吃螃蟹有很多学问,从挑,到做,再到吃,门道很多!早报君贴心送上挑蟹攻略,希望大家能愉快吃到健康的蟹。
▼▼▼
技巧一:看雌雄
公蟹的肚脐是三角,母蟹的肚脐是圆的,使劲按下肚脐,捏不动的说明蟹子里面比较肥,有肉。肥美的蟹子的脐甚至微微翘起来,表示它已经成熟了。
技巧二:新鲜螃蟹较重
在同样大小情况下, 较重的说明肉更多、蟹黄更满。
技巧三:以鲜活为上品
螃蟹的眼睛对外界刺激发反应最灵敏,挑选时先触摸螃蟹的眼睛;也可以将其翻转肚皮朝上,看其是否可以自己翻转过来,来判断它是否足够健康鲜活。
技巧四:看颜色
挑选时,蟹壳要青、蟹腹要白,不能发黑;二是蟹尾部要发红或发黄,并且高高翘起,蟹壳部分与蟹脐的根部要分离开、有满涨感,说明蟹黄很满。
技巧五:背光观察
将螃蟹置于阳光或灯光下背光观察,透过阳光,蟹盖边缘不透光的则说明螃蟹肥满,若透亮缝隙可见,则螃蟹比较空。
买回家的新鲜螃蟹,你会处理吗?
1、准备半盆清水和一把旧牙刷。浸泡十分钟再开始清洗。
2、抓住螃蟹的两边,用牙刷用力清洗背、腹和嘴部,然后清洗螃蟹的两侧及脚和钳的根部。
3、抓住双钳(用牙刷柄从下向上挑起双钳的关节处,用抓蟹的拇指和食指顺势沿钳根向上用力抓住蟹钳)打开腹盖,在中间从里向外挤出排泄物!
4、清洗螃蟹的腹盖内的脏物及蟹钳。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雷倩倩、网络综合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