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人,你们凭什么让这条几百米的”网红“老街火了几十年?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说到咱们南宁人“爱吃”,

就会联想到南宁的夜宵、撩螺...

假如你问南宁人去哪里撩螺、食嘢,

10个中有8个会告诉你“去南铁呀”!


640?wx_fmt=gif


南铁有条美食街,

绝对是友仔友女一约,

吃货就心领神会的“美食基地”!

却很少有人细细去了解...


640?wx_fmt=jpeg&wx_co=1


南铁,一个似乎有些“神秘”的存在。

除非是从小在南铁长大的孩子,

否则你随意在南宁街头问人“南铁是啥”?

估计大部分人都不能回答出来。


640?wx_fmt=gif


别说外地人,甚至很多南宁人眼中的南铁,都只是一条美食街。


这条大家经常去的美食街,其实叫“南铁四街”,临近南铁文化宫,“南铁”其实是一个简称,是南宁铁路职工生活的片区。


640?wx_fmt=gif


南铁四街因为美食聚集、有各家南宁知名老牌螺店,成为南宁人心中“撩螺文化“与本土美食的代表地,是本地人真正爱吃的去处。


640?wx_fmt=png&wx_co=1


在南铁生活多年的南阿姆,带南哥走进了“繁华一时”的南铁四街的故事...


640?wx_fmt=jpeg&wx_co=1


从南哥懂事起,南铁四街已经是一条小有名气的美食街。但在南阿姆的讲述中,以前的四街与现在的面貌可大不相同!


640?wx_fmt=jpeg&wx_co=1


上世纪初,南铁四街靠近秀灵路一侧,有当时的“粮食供应站“,生活在南铁的居民可以在那里买到粮食、油、盐、糕点、布料等生活必需品。


原来的“南铁地区第一食堂”则有各种热食,南阿姆说大部分是单身青年去吃啦。


640?wx_fmt=png&wx_co=1


“南铁文化宫”建设起了电影院、健身设施后,让这条街区人气更旺了。


后来,南铁也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逐渐繁华起来。有了供应站和南铁文化宫的人气基础,各种美食店、小摊贩自然而然地汇聚过来,每天都是一副热闹的场景。


640?wx_fmt=png&wx_co=1


南铁四街早期美食就很多,最开始出名的要属“南铁老面馒头”。南阿姆说,小贩每天踩着单车拉上一筐馒头沿街叫卖,文化宫门口附近购买的人最多,下午就会卖光。


5毛钱一个的老面馒头又大又软,越嚼越香,咀嚼完满嘴甜味!


640?wx_fmt=png&wx_co=1

(图片源于网络)


再后来夜宵文化开始盛行,南铁四街附近的烧烤、螺摊多了起来。


那时的文化宫门口和南铁四街,有味道喷香的豆浆油条、咸香诱人的推车牛杂、学生党最爱的炸串串,还有夜里打着灯卖二手书的小贩,热闹非凡!


640?wx_fmt=jpeg&wx_co=1


但多年前,南铁进行了环境整治,很多味道很赞的小摊、推车都不能再占道经营,只能存在于南铁人的记忆里了。


640?wx_fmt=jpeg&wx_co=1


南铁文化宫门前作为当时南铁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现在随着小摊贩的离开,已经不复当年的光景。


好在整治过后的一些商贩,抓住了入驻南铁四街商铺的机会,把美味延续下来。




640?wx_fmt=png&wx_co=1


十字路口酸嘢铺的谢师傅,原先也是在文化宫前摆摊的一员。后来不得已要搬进铺面里,便坚持从2003年一直卖到现在。


640?wx_fmt=gif


一边忙碌,一边跟南哥聊起天的谢师傅说,他家每一种酸都很受欢迎,自己在附近卖了近十年,虽然也累,但是做一行就要坚持做下去!



640?wx_fmt=png&wx_co=1


柳记从1997年营业至今。


南哥偶遇来吃粉的食客阿七,他说自己初中时就经常来柳记吃粉,现在结婚后住得远,还是隔三差五就会回来吃,柳记螺蛳粉浓浓的粉汤,几天不吃就会觉得想念。


640?wx_fmt=jpeg&wx_co=1


柳记的招牌瓦煲煮螺蛳粉,把螺肉的鲜香全煮进汤里,鲜味突出。粉软中带韧,辣味自然,鲜和辣融合得非常舒服~


640?wx_fmt=gif


640?wx_fmt=png&wx_co=1


佳食鲜炖品也是一家二十年老店,老板周姐为人低调,但回头客却不少。


周姐做炖品出身,多年前和丈夫一起把店面开起来,后续大多是她自己打理。不爱宣传的她,知道的客人大多依靠口口相传。


640?wx_fmt=jpeg&wx_co=1


周姐说,开店时间长了,跟附近菜市的摊主都很熟悉,每天拿的菜料都很新鲜。料好,味道才会好嘛!


640?wx_fmt=jpeg&wx_co=1


忙碌过后的周姐坐在店门前,看着来往的行人,多年的经营,让这家店、这条街成为了她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




南哥的友女圈圈,正宗南铁妹,强烈推荐“安缇”。


640?wx_fmt=jpeg&wx_co=1


她回忆说,上高中时,南铁四街突然开了这家饮品店,本来不怎么注意,偶然喝了才发现是新鲜蔬果打出来的,好喝到不行。


中间有一段时间,它还开进了三十六中里面,那几届的学生也是很幸福啦!



圈圈说,这家店是老板娘自己打拼出来的,现在还在附近开了分店,感觉她挺能干也挺不容易的,我们就多帮衬吧!



南哥听到这才发觉,

这条小街的意义,

早就超过简单的吃喝玩乐了。

比起美食,故事更多更多...


640?wx_fmt=png&wx_co=1


卖炒货的“小鲁王”,山东的韩师傅一家人在南铁一呆就是20年。


韩师傅骄傲地说,周围的街坊四邻,聊天、打麻将、哄孩子时,谁没吃过他家的炒货?


640?wx_fmt=png&wx_co=1


高叔叔的文具店1995年就开业了,每天都是他亲自看店。


他的店很大,文具、玩具应有尽有。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可时光却没在高叔叔脸上留下太多痕迹~


640?wx_fmt=png&wx_co=1


开服装店的小梁,来南铁四街少说也有七八年了,过去买的是饰品、小玩意,现在则改为利润更高的服装了。日复一日,她也变得越发地沉稳。


640?wx_fmt=png&wx_co=1




看似一条简单的小街巷,

却记录着很多人的青春年岁。


640?wx_fmt=jpeg&wx_co=1


脚下走过的每一步、路过的每一家店,

都有着背后的故事,

而无论这条街的面貌如何改变,

始终书写着南铁人、吃货们与它的小故事...


- End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