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称号,合浦旅游再添“金字招牌”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12月26日,广西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崇左举行,合浦县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称号,当地旅游再添金字招牌,成果来之不易。南国早报记者获悉,近两年来,合浦县坚持以“汉郡合浦、海丝明珠”为定位,持续实施“旅游旺县”战略,先后打造了诸多特色旅游产业,旅游发展实现新跨越。

▲合浦汉闾文化园内,各式景观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林启波摄

千年汉郡 海丝起点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置合浦郡,郡府设在今合浦县城,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存下大浪古城、草鞋村汉窑、数以万计的汉墓群等大批名胜古迹。据合浦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个,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处。

尤其是合浦汉墓出土的21件国家一级文物、5000多件传世文物,见证着汉代合浦的辉煌。有业内人士指出,合浦作为县级行政区域,分布着如此密集的文物古迹,在广西首屈一指,在全国亦不可多得。

去年12月,合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成为全国66个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

同时,合浦也是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是中原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讲到,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等地的古港,是记载古海丝绸之路开放包容历史的“活化石”。其中的北海古港,指的就是合浦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合浦的汉代文化、海丝文化、南珠文化、廉吏文化以及客家民俗文化开枝散叶,成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宝贵财富。

宜居福地 开放前沿

合浦江海相连,还有碧海蓝天。

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的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中国唯一的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县域最长的海岸线(308公里)、与浙江千岛湖齐名的南国星岛湖度假区,一连串的海岸山水风光让合浦美不胜收。当地利用其独特的生态和旅游资源,先后打造出“汉韵古城、海丝首港、客家水乡、滨海养生”4张旅游名片。

▲生态优势金不换,茂密的山口红树林,是合浦宝贵的生态资源。南国早报记者彭庆摄

▲合浦县廉州广场内绿树成荫。林启波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长寿的珠乡人民。据统计,合浦现有百岁老人170人,远超长寿之乡标准。

作为广西唯一的沿海开放县,近年来,当地通过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如今的合浦境内已有4条高速公路、3条高铁(含在建)、2条国道,1小时车程内可通达4个港口,距北海福成机场仅20分钟车程。立体交通体系的完善,让2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合浦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待合浦至湛江高铁通车后,合浦与珠三角仅需2.5小时车程,将极大助力合浦旅游跨越发展。

记者了解到,2017年,合浦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3.19万人次,是2015年的3.39倍,增长126.23%;实现旅游总收入67.6亿元,是2015年的3.55倍,增长124.39%。今年1至10月,当地旅游业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十大特色” “五个新高”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让合浦文化旅游迈入赶超发展的“快车道”,在着力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进程中,合浦也实现华丽转身。

合浦县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两年来,当地先后打造了“十大特色”,一是挖掘一批特色人文;二是打造一批特色景区;三是建设一个特色县城;四是建设多条特色街区;五是建成一批特色村镇;六是发掘一批特色建筑;七是推广一批特色美食;八是推出一批特色商品;九是举办一批特色活动;十是开展一批特色服务。

通过打造“十大特色”,该县还初步形成了“一港一城一湖一园一镇”旅游发展新格局。“一港”即海丝首港,“一城”即廉州古城,“一湖”即星岛湖,“一园”即合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镇”即月饼小镇。

诸多看得见的变化正在发生。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助推拉动明显增强,呈现了“五个新高”:一是知名度和美誉度创新高;二是旅游项目投入创新高;三是接待游客量创新高;四是旅游总收入创新高;五是拉动服务业发展创新高。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合浦县将以结合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加快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形成广西滨海旅游新一极,加快构建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力争建成覆盖北部湾地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推动合浦旅游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彭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