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南宁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19年第一季度,南宁市空气质量为优天数增加,比去年同期多了26天;9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
南宁市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鸣介绍,2019年一季度,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去年大幅改善,实现“一升两降”的冬春季专项治理目标。
▲南湖的夕阳。南国早报网网友罗汉松摄
“一升”,即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1~3月,南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了6.7个百分点,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大幅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天;“两降”即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大幅下降。
1~3月,南宁市境内流域9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全部为II类及以上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自治区的考核目标要求。其中,上中、水塘江、蒲庙、六景、南岸5个断面优于考核目标要求。南宁市、县两级饮用水水源III类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在扬尘治理上,南宁市运用走航监测和“慧眼”系统,截至3月底,“慧眼”系统已接入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8个,搅拌站35个,消纳场35个,采石场13个,工地371个,联合执法卡点10个以及主要运输道路监控视频资源,实现对建筑材料、渣土等全程监控。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控,南宁市率先在全区建成了首套机动车“冒黑烟”及尾气超标排放实时监控网络系统,强化机动车移动源管控,2019年截止到3月底,共督促整改超标柴油车25辆。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25日,南宁市印发《南宁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综合考虑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中,已销号但出现反弹的黑臭水体问题,以及未完成整改销号的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确界问题,南宁市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城镇污泥处置这两个南宁市个性问题,以及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认识、环境空气质量、自然保护区未完成确界、群众重复投诉4个全区共性问题纳入“回头看”整改方案。截至今年3月底,6个问题的整改均能够按照时序进度推进。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张文卉
编辑丨赖武慧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