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德地图等联合发布《2018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去年部分二、三线城市爆冷上榜(乃至登顶)后,大部分城市皆做出了大大小小的交通改善措施,收成也是相当可观。而今年,终于又轮到了北京再次登顶,回归“堵城”之首,广州、上海、重庆等省会、直辖区也纷纷回升至前列。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是唯一一个高峰期延时指数达到2.0以上的城市,高峰期的平均移动时速也是最低,仅仅23.35km。
而广州、哈尔滨则以1.9的指数紧随其后。哈尔滨作为“冰城”,年平均温度仅有3.6℃,出行基本靠私家车,这样的成绩倒也能理解;而广州在施行“开四停四”之后,交通健康状况和拥堵情况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再往后“1.8级”的则包括重庆、呼和浩特、贵阳、济南、上海、长春和合肥。这里指的一提的是,济南经过一年的交通整治,拥堵情况相比去年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指标从1.95掉到了1.84,排名也从第二名跌至了第七名。
从总的来看,全国上下相比去年整体拥堵情况有所激增,成渝及周边、湖北、贵州、湖南西部、四川东部和东北部分城市相比去年明显更加拥堵,而长三角等东部地区和新藏等西部地区变化则不是很大,拥堵情况较为良好,西藏地区还有了明显的回暖。
(2018年通勤拥堵指数热力图)
编辑丨莫国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