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千里迢迢到外地给女儿做桂林“酸嘢”,妈妈平常手艺背后是无私的爱

阅读数:3108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在孩子眼里,妈妈就像是“超人”,有各种手艺,会各种技能。

如今居住在南宁的肖绵敏最爱吃的糕点之一,就是老家玉林兴业县的米饼。兴业女人做米饼的手艺,都是妈妈传女儿或是婆婆传媳妇,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米饼制作工序复杂,有炒米、打米粉、熬糖油、做饼、蒸饼等多个步骤。要做好米饼,不但需要有人指点,自己还要经过多次历练。

例如第一步炒米,就十分讲究火候,火候只能刚刚好,不管是火不够大还是太大了,都会无法使用。这种对火候的掌控,需要制作者多次实践。小时候,妈妈在做米饼的时候,肖绵敏就喜欢在旁边打下手。多年的耳濡目染,再加上妈妈的悉心指导,肖绵敏学会了做米饼。现在,肖绵敏自己也当了妈妈,她计划等到将来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也要教她做米饼,将这种独一无二的妈妈味道传承下去。

罗女士家的厨房角落摆着两个酸坛子,那是妈妈专门为她做的“酸嘢”,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藠(jiào)头、萝卜等。罗女士说,她最爱的就是妈妈做的桂林“酸嘢”。2012年,罗女士还在江苏南通工作,身在异乡的她格外想念家里的酸坛子。

为了让女儿在外地也能尝到家的味道,罗女士的母亲把家里酸坛子的老坛水用矿泉水瓶装好,带到了南通,特地为女儿做了一个新的酸菜坛子。几年前,罗女士在南宁成了家,妈妈担心她吃不惯南宁的“酸嘢”,又把家里老坛水带到了南宁。罗女士说,看着厨房角落里的酸坛子,她有时候感觉自己从来没离开过家,也没有离开过妈妈。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查看更多内容 ↓ ↓ ↓

作者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李艺    占玲

编辑丨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