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钦州灵山一洗沙场偷排淤泥,致沿江农田无水可用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灵山县三海街道梓木村村民向南国早报反映,前两年邻村枚埠村有一个洗沙场,该沙场长期将洗沙后的淤泥排放到流经梓木村的江里,导致下游约2公里的河床均是淤泥,厚度达两米多。今年4月,灵山县多部门联合查封沿江的3个洗沙场,要求沙场整改和完善相关设施,并处理江中的淤泥后,才能恢复生产。

▲洗沙场的大型设备被多部门查封。

5月22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沿江进行走访,了解最新情况。

反映

淤泥长约两公里

梓木村村民宁先生介绍,连子江沙场在枚埠村,建在连子江边,下游不远处就是梓木村。2017年,该沙场投入建设和生产,拉来大量土方,通过大型设备设施进行冲洗,冲洗过后得到的沙子用来出售,遗留下来的淤泥大部分排入了连子江。

一年多以来,该沙场下游约两公里长的河床积满了淤泥,导致水量减少,河水浑浊,沿江的农田和土地根本无水可用。同时,部分区域淤泥达两米多深,一旦有村民或耕牛陷入,根本无法自行爬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宁先生说,梓木村村民曾多次向街道、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反映,但是整治成效并不大,洗沙场选择在晚上或下雨天继续生产和偷排淤泥。直至今年4月,洗沙场被有关部门查封,“但排入江中的淤泥,仍需要进行处理”。

走访

沙场被多部门查封

22日下午,记者在连子江梓木村段看到,河水浑浊,江边的淤泥清晰可见,江边挂有梓木村委的警示牌,提醒江中的淤泥沉积危险,人畜请勿进入。村民用竹竿插入河中测量,有的淤泥厚度达2.4米,浅的也有一米多。

江中有两艘小排筏,排筏上几名男子正在用抽水机将河床中的淤泥抽上岸边堆积。记者沿江往上游走约两公里,发现岸边大大小小的淤泥池有5个,大的面积有数亩。宁先生说,一段时间以来,沙场方一直在抽江中的淤泥,抽上来的淤泥堆积在岸边的池子里,等晾干之后再拉走处理。

在枚埠村和梓木村沿江交界处,可看见连子江洗沙场,沙场内到处都是淤泥,里面有许多大型的洗沙设备以及沉淀池,沙场内还堆着两大堆土方,但无人生产,办公室也不见有工作人员。场内设施设备上贴有钦州市灵山生态环境局、灵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灵山县水利局、灵山县自然资源局四个部门的封条,时间显示是今年4月25日。

部门

检查全县洗沙行业

据悉,村民所说的洗沙场其实是一家废泥综合利用处理厂。灵山县生态环境局局长赖玉斌介绍,该厂从一些项目工地拉来废泥,经加工后洗出沙子,再销售到其他工地。2017年该厂投建时办理过环评手续,但在生产过程中,并未按照环评要求进行,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曾对该厂处罚过多次,但是处理淤泥的成本较高,偷排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为此,4月23日,灵山县多个部门的执法人员联合到现场进行调查,发现该厂配套建设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未经验收,以及其他相关手续尚未齐全,于4月25日联合对该厂进行了查封。

赖玉斌还说,同时查封的还有上游另外两个废泥处理厂,要求三个厂进行整改,抽走外排到江中的淤泥,并完善环保设施和相关手续,直至完成整改后,由4个部门工作人员到场组织验收,并请群众代表现场查看,通过验收和群众代表同意后,才能恢复施工。

▲沙场工作人员在处理江中淤泥。

此外,环境部门还对全县辖区内的洗沙行业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对未按照环评要求建设完善污染防治设施的,均要求停产整改,待完成存在问题整改落实,通过核验后才能投产。

作者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钟小启 文/图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