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高考前夕,南宁市区仍有夜间施工现象,被执法人员叫停。
执法人员四路出击
6日晚上8时许,南宁市环境监察支队的投诉热线响起,执法人员兵分四路,立即赶往各个投诉点。
在东葛路干休所操场,几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排水沟作业,电钻的噪声响彻整个大院。一名工人表示:“我们还剩一点工程,想赶在高考前做完。”在执法人员的劝说下,工人们将施工作业的工具收起。
▲6 月 6 日晚,执法人员检查施工工地。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文卉摄
工地施工“偃旗息鼓”
紧接着,青秀区铜鼓岭路又传来投诉。在一工地门口,一辆搅拌车刚好进入,里面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现场一名工人称:“这里的工地不在考点附近。”执法人员表示,中高考期间晚上8时起,全市范围内工地一律停止施工,高考期间考点附近200米全天不允许施工。当执法人员找到工地负责人时,他自认理亏。随后,工地施工“偃旗息鼓”。
前方投诉电话不断传来,执法人员又继续赶往下一个投诉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每年中高考期间是噪声整治的重点时段。为了让考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休息环境,从5月13日起,南宁市生态环境局集中力量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建筑施工噪声扰民专项整治行动,以及在考试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查处噪声扰民专项行动。很多工地在接到通知后,都已自觉停工。
但仍有一些小工地,赶在高考前施工。6月5日晚,南宁市环境监察支队共接到投诉电话51起。
噪声整治已显成效
据了解,由于连续多年的噪声整治,每年中高考期间的投诉呈下降趋势。
2017年中高考期间,在为期两个月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共检査建筑工地390多家次,查处违法施工行为36起,实施行政处罚36件,处罚金额54万元。
2018年同期检査工地106家次,查处违法施工行为33件,建议立案处罚33件,处罚金额54万元。
作者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张文卉
编辑丨林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