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模拟高考作文 | 守望者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我向来认为,自己该是一只鹰。鹰生于大地,长于大地,待到羽翼丰满之时便挣脱大地,起身搏击万里长空——可高飞的鹰啊,你怎能忘记,是那泥土予你生命的滋养,是大地陪伴着你,在破晓前蛰伏。你可曾回望?可曾看见那大地凝望着你的,满盛期许与不舍的盈盈目光……

若我为鹰,你便是我的大地。

十余载寒窗,幸而得良师,贵得探真理。纵然世俗的十字街头有再多的虚伪狡诈、庸碌恶毒,你却始终为我筑起真理之塔,教我纯粹,教我在人类的智慧里回归本真。是你告诉我,万木皆有情,读诗不仅在书里,更在操场上,在春光里;是你告诉我,历史有多面,带我领略古今中外的历史沿革,当我仍懵懂无知时,便是借了你的力,才能攀登知识的阶梯;当我已学有所成,也是你笑着送我去往更大、更远的天地。你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你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为你骄傲,你把知识郑重授予我,让我用知识做翅膀,往人生的前程翱翔。

年少的我,不确定自己的形状,也常与世界碰撞。你从未看轻我孩子气的烦恼,如那大地一般,予我理解与陪伴。离别之际,你在斑驳的树影里,祝我会有更大的世界;失意之时,你在黑夜里递上一张纸,与晚风一同静静陪伴,温柔抚平女孩的心事。求学之路是辛苦的,是偶尔枯躁至极而难以忍受的;追梦的道路也充满荆棘,不乏冷眼与嘲笑。鹰的高飞,非一日所成,而是无数个黑夜蛰伏等待的结果。你与我共享成长的喜悦,在我闪耀的时刻,掩在幕后为我微笑鼓掌;你分担我破茧时的痛苦与辛酸,让我在黑暗里也学会抬起头仰望星光。大地啊,你的手掌托举着雏鹰一次次练习飞翔,你宽广的胸怀又容纳了多少一鸣惊人前的泪花?

你是我的老师,却也不只是我的老师。我常怀着无限感叹生出感慨,教师是我最为敬佩的职业。每一个你,承载着为国育栋梁的重任,传承人类智慧,陪伴少年成长。每一个我,在你的谆谆教导中变成了更好的自己,去往新的人生。而你却只留在原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新的雏鹰,若无坚忍与耐心,你该如何忍受这频繁的离别?若无大爱,又是什么支撑着你对每一个我都满怀了期许,细心地栽培?你是我的老师,引我求知;你也是我的朋友,分享我的快乐忧愁;你更是我人生路上最难忘的指引者,教我正直为人,真诚奉献,心怀大爱。

与你相遇好幸运,可你要送我去闯荡四海的天地。今日,你在讲台这头,我在讲台那头,隔着三十米感受你的殷殷期许,明日,我定将牢记所学,展翅直上三千里,不辜负你的初心。感谢你的守望,感谢你让年少的我也能发光,在茫茫人海中相互照亮。

雄鹰也终将成为大地的骄傲,你的字句,你的爱意,永远是我的光,照亮我飞行的方向。(南宁二中马同学)

点评得分57分

本文将深沉而浓烈的情感加以理性克制,幻化为诗一般的语言,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文章开篇以雏鹰与大地比喻学生与老师,立意深沉,境界开阔。第三段用一系列的情景排比,生动地展现出老师如何教我“以知识做翅膀”,助我翱翔;第四段更进一层,讲述老师如何“予我以理解和陪伴”,助我心灵成长。文章并未止笔于此,而是将老师与我联想为“每一个你”和“每一个我”,感恩每一位“坚忍着一次次离别”又“心怀无限大爱”的老师,格局高远,境界全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结尾回归方寸讲堂,用“今日相隔三十米的殷殷期许”,与“明日扶摇直上三千里的不负初心”,引发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将对老师的不舍与感激深藏心中,并将之转化为奋发的力量。本文立意、情感、逻辑、文笔俱佳,实乃难得一见的好文。(聂欣)

更多内容请戳图查看专题↓↓↓

编辑丨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