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大师”是钓饵,“免费”为噱头!家长选培训机构,要看清这些套路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校外培训市场如火如荼,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各家培训机构的经营者无不使出浑身解数,除了不断提高培训水平这个不二法宝,一些套路也流传甚广。学生和家长在挑选校外培训机构时,应该避开哪些套路?近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通过多方走访进行了梳理。

▲在南宁一家校外培训机构,老师辅导学生写作业。

套路一

“大师”亲自授课

仅剩少量名额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奇绝书法家协会理事、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获得者……如果家长为孩子寻找硬笔书法培训班时,恰好看到校外培训机构的授课老师拥有这样一串头衔,估计不少人会乖乖交钱。然而,这很有可能是“挂羊头卖狗肉”。

7月13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时发现,南宁市祥宾路某校外培训机构打出“做书法大师的弟子”的旗号。该培训机构的宣传资料中,除了介绍某“书法大师”的上述头衔,还强调“大师”只收十名弟子。记者查询发现,确有一名同姓名的书法家,他今年54岁,出生于南宁,现居住北京。

该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说,今年开始,“大师”亲自到该机构教授硬笔书法课,而且“大师”在各地有很多工作室,培养了不少优秀学生,学生屡获大奖。由于不少家长慕名而来,导致招收人数已突破计划人数,“目前分两个班,一班的名额已满,二班还有少量位置,建议赶紧报名”。

远在北京的大师,是否会到南宁授课?在记者的追问下,工作人员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但具体的授课时间等细节,对方却答不上来。

另外,让记者感到困惑的是,在该培训机构的微信公众号里,现场授课的老师是一名年轻男子,无论外貌还是年龄,均与上述书法家有较大出入。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却称,这名年轻男子就是那名书法大师。

套路二

免费试听课程

发现孩子“缺点”

暑假前,南宁市民黄女士计划给四岁的女儿玉玉找一个培训班,但由于市场上培训项目繁多,她一时间挑花了眼,不知道该怎么选。这时,朋友谢女士主动为她介绍了一家校外培训机构。

“我女儿在一家培训机构上感统课(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和右脑开发课,效果很好。现在培训机构开展老带新活动,我有一张试听课的劵送给你女儿,可以免费试听三节课。”听了谢女士的介绍,黄女士很心动。

暑假一到,黄女士就带着女儿到该培训机构试听。三节课下来,培训机构的老师断定玉玉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症,建议黄女士让玉玉接下来选择一对一的感统课程,称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黄女士说,她一听有些心动,但询问价格后便打起退堂鼓,“一对一的课程,每个课时200元,一个系统训练下来需要50节课,意味要充值一万元”。

为诊断女儿是否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症,黄女士将玉玉带到三甲医院进行检查。医生称,虽然玉玉存在轻度感统失调,但完全没有必要到培训机构专门训练,“在家进行跳羊角球、玩竖抱筒、站平衡台等训练即可改善,如果家里没条件,可以到淘气堡、拓展运动场地训练”。

“免费试听好像占了便宜,其实只是一个幌子。”黄女士事后感叹道。

套路三

“赢在起跑线”

引诱家长入瓮

近几年,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推出“天才宝贝”“明星宝贝”的噱头,他们宣称,要想孩子快人一步,就得抓住6月龄至两岁的最佳训练期。

“宝宝有72种潜能,如果在6个月或12个月大时就开发这些潜能,将来孩子会比别的孩子聪明懂事;而且宝宝到我们机构上早教,可以培养26个核心能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7月11日,在南宁市青秀区长湖路一家早教中心,一名负责接待的老师这样介绍。

这名老师拿出一本彩色宣传册,讲解起该培训机构的特色和优势。随后,她还推荐了相应套餐:如果孩子暑假空余时间多,建议办2000多元的学习卡,两个月内不限次数使用;也可以办次数卡,充值2万多元可上144节课,平均每节课才100多元。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以“宝宝年纪小,爱哭闹”为由,打算婉拒参加培训班。这名老师见状,拉住记者就劝,称如果宝宝不上早教,潜能无法开发出来,长大后就比别人差一大截,“你看,我们这里有那么多小朋友来上课,证明效果得到家长们认可”。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早教机构的“赢在起跑线”式营销,吸引不少家长报名,有的家长脑门一热就交费一万元甚至数万元。然而,部分家长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无法坚持带宝宝来上课,想要退卡又遭拒,只能四处找人“接盘”。

“我的卡里还剩一万多元,发到网上几个月都没有下文。”采访中,一名市民向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吐槽,卡里的剩余课时,她愿意以面值六至八折的价格转让,但至今都没有人购买。

提醒

培训套路多多

家长别被忽悠

“培训机构忽悠人的方式五花八门,但大都是利用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张女士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据张女士介绍,以学科类培训为例,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多以“大师”“名师”等噱头增加含金量,或者冠以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来忽悠家长。实际上,“大师”“名师”有可能掺了水分,又或者只是挂头衔,“先进教育理念更加玄乎,家长根本无从考究”。

张女士提醒,一些培训班之所以敢于忽悠,主要是抓住了家长急躁和攀比的心理。同时,一些自媒体的文章断章取义,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查看更多内容▼


编辑丨黄俏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