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烟雨,让靖西鹅泉带着浓浓的山情野趣和诗画意境,门前鹅群水中游,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7月24日,“来自革命老区的报告——2019年全国网络媒体广西行”采访团走进鹅泉村,发现这里不仅有“诗和远方”,它的原生态田园风光更是成为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最大底气。
近年来,旅游+扶贫的产业模式让当地村民迅速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鹅泉村大部分村民更愿意选择留在村里经营旅游产业。
“我们店旺季的时候每天要接待近300名游客,一天的营业额有5000元左右!”在鹅泉村农梅连和丈夫杨荣明经营着一家原生态农家菜馆,菜馆可容纳10张客桌,农家乐还有13间客房,收入高的时候一天达11000元。
农梅连告诉记者:“这比以前我们在外面打工好多了,不但收入提高了,还可以照顾到小孩,让孩子从留守儿童队伍出列……现在我们还计划在民宿内增加电梯设备。”
鹅泉景区产业化运作已经初具规模,各项设施配备正在逐步完善。鹅泉村支书梁有金向记者介绍,现在全村共有16家农家乐,10家民宿,安排贫困户就业12人。
据悉,靖西鹅泉村全村共有232户,11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9人,已脱贫9户,44人;2019年上半年已有13户人达到脱贫标准,预计年底能顺利脱贫。
村支书梁有金谈到,在旅游规划建设中,村支部委员杨福耀积极响应,较早投入到创建工作中。群众看到他有了客观的收入后,向他请教取经。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几户人家也办起了农家乐。
2017年,随着鹅泉景区获评国家4A旅游景区后,村民们对于发展旅游也更有信心了,也更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编辑 | 陈秋实 实习生 李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