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进步,微型摄像机的性能越来越强大,仅有硬币大的体积内,已经可以实现夜视监控、人体感应以及长时间续航等功能。但这也为不法分子制作出各式各样偷拍工具,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近年来,全国多地曝出酒店、民房或敏感场所被查出针孔摄像机的案件。我们该如何防范这些藏在暗处的针孔摄像机,保护自己的隐私?
偷拍设备
镜头细若针尖 造型千奇百怪
从近年来被曝光的偷拍案件可以看出,用于偷拍的针孔摄像头,可被伪装成日常生活常见的各种设备,比如电源插座、路由器、烟感报警器、浴室排风扇、衣服挂钩、台灯、闹钟乃至洗发水瓶等,甚至可以隐藏到螺丝钉内,让人防不胜防。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偷拍设备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买到,价格在200~600元之间。
除了各种成品的针孔摄像机外,记者还在一些设备供货渠道中,找到了可用于组装针孔摄像机的镜头、传感器、发射器等零部件,一些特殊镜头的直径甚至可以做到0.6毫米。但这类特殊镜头由于分辨率低、价格昂贵,多用于医学内窥镜制造。
记者看到的一款长、宽、高均只有约2厘米的微型摄像机,可以轻易塞进许多生活物品之中。在使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这款摄像机可以连续拍摄近5小时之久。
某科技公司甚至将针孔摄像机改装成各类电器。
据一名网店客服介绍,现在的隐秘拍摄装置,可以做到Wi-Fi传输、远程监控、无光夜视等功能,主要分为长通电源的固定装置和使用锂电池供电的移动式微型摄像机。
据了解,这些针孔摄像机设计最初的使用理念更偏向于隐秘取证,例如司法调查或者记者暗访,有时不得不需要这样的方式来取得关键线索。南宁市民陈女士透露,她通过针孔摄像机拍到了前夫在家中行为不端的证据,这为她打离婚官司拿到了有利证据。
但是,因为针孔摄像机一直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甚至被不法分子用来窥探隐私,因此,一些电商平台主动屏蔽或下架该类产品。近年来,针孔摄像机的销售链逐渐转向了更隐蔽的线下商店或难以监管的QQ空间、微商。
根据2014年发布的《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第四条,以伪装或者隐蔽方式使用,具有无线发射功能、微型针孔式摄像装置以及使用微型针孔式摄像装置、取消正常取景器和回放显示器、利用搭接、感应等方式获取图像信息的照相、摄像器材,即为规定所称窃照专用器材,从销售、使用上都属于非法行为。
黑色产业
监控家庭摄像 兜售他人隐私
近期,浙江丽水警方破获的“12·26”特大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引起了网友关注。该案中,某色情网站用户“夯先生”通过约会不同女性,并偷拍性爱过程,随后还在网上兜售色情视频,涉案金额超500万元。
这仅仅是偷拍非法产业链中的冰山一角。
据了解,目前网上流传的偷拍视频,其录制途径主要分人为安放微型摄像头、通过云端监控网络摄像头这两种渠道。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升级,后者引起的隐私泄露问题日渐严重。
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外一些色情网站中,用中文搜索“家庭”“监控”“酒店”“摄像头”等关键词,可以找到大量通过偷拍他人隐私所得的视频。不法分子以单段视频或多视频打包的方式,以不同的价格向网友兜售。也有不法分子黑入居民家庭路由器,用监控手段盗取家庭网络摄像头的账户密码,从而达到监视隐私的目的,甚至在黑色产业链中兜售摄像头账户密码牟利。整个过程,相关家庭用户毫不知情。
根据腾讯安全云鼎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IoT(物联网)安全威胁分析报告》显示,路由器、摄像头和智能电视是被攻击频率最高的三款IoT设备。360同年发布的《典型IoT设备网络安全分析报告》提示,与IoT设备相关的漏洞增长率,比漏洞整体增长率高出14.7%。远程弱口令、预置后门、敏感信息泄露,是IoT设备三大常见漏洞。报告显示,用户对IoT设备安全的担忧,排名居首的就是隐私泄露及盗窃。
反向排查
注意多余物件 善用手机检测
分析国内多起隐私偷拍案件可以看出,根据偷拍者心理和拍摄角度,可以反向排查大部分藏在更衣室、酒店、卫生间等涉隐私场所的针孔摄像头等偷拍设备。
首先,从偷拍设备的设计来看,摄像头直径约为2~3毫米,呈深色孔状,前端为玻璃或塑料材质,视野角度与人眼相仿。一些旧款的红外夜视摄像头,在黑暗中发射的红色光会被手机相机拍摄到。而无光夜视摄像头及不具备夜视功能的摄像头,在黑暗环境不会发光,则不能用手机摄像头拍出来。但所有针孔摄像机的镜头在手机电筒斜向照射光线下,会出现弧形的反光。
其次,偷拍者一般会将摄像头安装在能监视房间全局的位置,而且重点朝向床铺,比如房间顶部的烟感报警器。
摄像头无法使用电池持续供电,因此多选择安装在可接通固定电源的位置,床铺对向的电视柜的机顶盒、电视、路由器、插座等带电设备,都可以作为排查的重点。
在更衣室或公共卫生间等位置,可观察四周放置的杂物或墙面的挂钩,看看有无多余的挂件、饮料瓶等。
由于偷拍设备通常以Wi-Fi或其他电子信号传输图像,工作时会发出可被定位探测的信号。一些反偷拍检测工具应运而生,这也可以为彻查房间内是否有偷拍设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另外,对于放在家中的网络摄像头,市民在购买产品前,就应多调查相关品牌摄像头是否有过隐私外泄的报道;在安装时,应尽量选在能监控家中安全状况,但又不涉及隐私的区域。在使用时,设置独立的账户密码来管理摄像头手机App,也可以避免不法分子通过撞库的方式盗取信息,以防患于未然。
“当心暗处有只眼”线索征集启事
您知道哪里的隐私环境(更衣室、公共浴室、酒店、民宿客房等)存在摄像头?您是否遭遇过“暗处有只眼”的经历?个人隐私被侵犯,您是如何进行维权的?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当心暗处有只眼”微信群,或者拨打南国早报热线电话0771-5690917提供线索。
编辑丨黄俏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