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不求产量,只追品质——古法制茶工艺践行者的坚持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六堡茶因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六堡镇台地少,山峰陡峭,茶园茶树散布于高山密林深处,在直射光少的环境下成长,叶张肥厚,形成了六堡茶的独特风格。广西梧州市广梧茶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广梧)的茶园基地就选在了六堡镇。

▲广梧茶园基地茶树散布于高山密林深处。

记者一行从梧州市区开车进入六堡镇地域时,一路崎岖,连绵丘陵,同时也满山绿色,尽是茶树。

走进广梧在梧桐村的茶叶初制所,村民们正忙于对新采摘茶叶的烘烤和捡黄叶工作,完成了初制工作后的茶叶将被送到梧州市区的广梧茶厂进行精选和后期深加工。

▲新鲜的茶叶进行烘干工作。

尽管选址在原产地,广梧对茶叶品质的把控依旧严格。化肥、除草剂会给茶叶留有农残,广梧坚决拒绝使用。“我们不追求产量,只追求品质。”广梧茶业法人代表谭永忠坦言,不使用农药、化肥的茶树,产量的确较少,再加上后续除尘、分级和去末等加工工艺,损耗又增加8%-15%,但茶叶品质更有保证。

广梧技术总监邹谦,曾在梧州茶厂一线工作了40年,有着丰富的制茶经验。中医素有“望闻问切”四诊法,邹师傅也有属于自己的“望闻问切”——他喝毛茶可以喝出是否有用过化肥、除草剂;靠鼻子闻就知道发酵到什么程度;眼睛看及用手抓茶叶软度和粘度,就能感受得到茶叶的变化。

▲技术总监邹谦分享茶叶发酵知识。

把控好源头的每一片茶叶,就是为后面制好茶铺路。

从鲜叶到初制,再到精制、成品,广梧完全自主把握。

广梧作为古法六堡茶制作工艺的践行者与引领者,采用广西古茶山优质生态茶青作为原料,再经筛分拣剔、初蒸沤堆、复蒸入箩、晾置陈化等36道传统工序,其中“初蒸沤堆,复蒸入箩”的六堡茶双蒸工艺,堪称行业典范。

▲经过双蒸工艺后装筐入箩的茶叶。

由于地域、土壤、水分等多种原因,即使同一批种子所种出来的茶叶味道可能也会不同;同样的,由于温度、湿度、菌种等多种因素存在,不同批次的茶口感、香气也会略微不同。

为解决这些问题,总经理覃卫文透露,未来广梧计划跟农科所合作,利用机器化、智能化以及大数据为制茶界定标准。六堡茶品质稳定,才利于对外推广,进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金奖“瑰堡”亮相,全球限量,仅2019盒!

一品六堡,天下梧茶。

2019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金奖“瑰堡”六堡茶,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与梧州六源、梧州广梧两家茶界新贵共同打造。这是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首度介入六堡茶茶业,这也是金奖“瑰堡”的首次亮相。

首批推出的金奖“瑰堡”六堡茶,属限量版,总共只有2019盒,每盒均有单独编号。

金奖“瑰堡”礼盒分两个系列——六源系列礼盒装和广梧系列礼盒装。礼盒以红蓝两色为主色调,辅以壮锦、绣球元素,完美展现桂风壮韵文化;每个礼盒内装10个红色小茶叶罐,小罐顶部丝印“瑰堡”二字,整体来看整个包装大气而精美!

金奖“瑰堡”礼盒统一市场零售价:

六源系列礼盒装500元/盒;

广梧系列礼盒装1980元/盒。

欢迎各单位或社会团体踊跃团购

服务电话:0771-5690920 5690791


编辑丨徐丽青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