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让逝去的生命延续!广西医科大二附院启动“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如果说有什么办法能够留住逝去的生命,那就是器官捐献及移植,化“不舍”为“舍”,让逝去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世界上延续。11月23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施予受”国家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启动,这是广西首次在公立医院平台上推动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工作。

▲黄洁夫、梁远、徐华、赵洪涛、陈静瑜、罗杰峰、孙煦勇共同启动“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对接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广西是有大爱的地方”

“等这个电话已经等了1年多了!”汕头人吴先生是一名尿毒症患者,一直在苦苦等待可移植的肾源。11月2日,他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电话,有匹配的肾源了!夫妻俩立即买机票直飞南宁,第二天就接受了肾移植手术。目前,吴先生恢复得很好。

作为器官捐献的受益人,他们一家由衷感谢捐献者的大爱,“给了我们重生的机会!”

我国自2015年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捐赠器官成为我国器官移植的唯一合法来源,让生命在阳光下得到延续。

在当天举行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对接启动仪式暨第四届广西移植—ICU“面对面”研讨会上,国家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表示,器官捐献移植不是单纯的医疗技术,必须有可供移植的器官,涉及到社会经济、伦理、法制、文化等众多方面,因此也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黄洁夫一行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看望器官移植病人。

他认为,广西是一个有大爱的地方,器官捐献数量一直处于全国前列。首家对接“施予受”平台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次性同时获得了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胰腺5大移植资质,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因此广西在器官移植技术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七成志愿者通过网上进行登记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器官捐献登记有两个体系,一个是红十字会的登记体系,一个是“施予受”平台。由于“施予受”平台采用了更便利的网络登记手段,因此目前有70%的志愿者是通过该平台登记的。从2014年上线至今,平台累计登记志愿者超过100万人,其中28799人是广西志愿者。

如今,广西公众除了可以在“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网站上进行登记,还可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网站及官方微信号上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在“施予受宣传基地”授予仪式上,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罗杰峰代表医院接受黄洁夫授予“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基地单位牌匾。

黄洁夫表示,器官捐献志愿者与器官捐献者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并不是成为志愿者以后就要捐出器官。真正完成器官捐献,需要符合一定临床医学条件,经过医院评估、第三方见证、家属确认,并经过严谨的组织配型、捐献判定和公开透明的获取分配等程序才能完成。而成为志愿者则是表达对这种大爱的了解和支持。

▲在捐款捐赠仪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向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助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发展。

提升技术,用好宝贵的馈赠

在接入该平台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有35人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其中包括院长罗杰峰。

罗杰峰介绍,器官移植是最顶尖的手术,被誉为“现代医学之巅”,涉及到的不只是一个科室,而是涵盖整个器官移植体系的一条服务链,包括急诊、重症医学、麻醉、病理等相关学科。一个器官移植学科的发展会带动很多相关科室的进步。

“施予受”平台与医院的连通,能帮助医院形成一个完善的器官移植体系,从器官的获取、移植,到移植后病人的管理,有相应的多学科技术支撑,提高器官移植全过程的效率,最大程度提高移植的成功率以及移植后患者的存活率。

据了解,该院引进的广西器官移植核心技术团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独立完成5种器官移植的团队。团队负责人孙煦勇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目前我国的器官捐献率仍比较低,供受者比例约为1:30,也就是说,平均每 30个等待移植的病人中,只有1个有机会获得移植,因此器官捐献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公众来说,需要捐献意识的增强,对于医务工作者,则需要通过更高的技术,用好这些宝贵的馈赠。

据广西红十字会的数据,广西从2011年试点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截至2019年11月20日,完成遗体、器官、组织捐献1618例,捐献器官4000多个,器官捐献例数位居全国前列,拯救了4000多名患者的宝贵生命,使上千名患者重见光明。

编辑丨陈秋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