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8日, “东方与西方:第四届国际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高峰论坛”在广西大学举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学术大家共聚一堂,旨在寻求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之间的有效互通与连接,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美国著名华裔作家、翻译家、诗人裘小龙。资料图
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有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评论家13人。参会的美国著名华裔作家、翻译家、诗人裘小龙,曾致力将中国的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版。裘小龙说,翻译中国的古典诗歌,最大的难度在于让译文读起来也是一首诗,并且将诗人的诗意也表达出来。当天,裘小龙以《翻译与双语写作的创造性汇合》为题,探讨了一种新的翻译方法,即在将原文忠实翻译的基础上,再从事“双语写作”。
《文心雕龙》《西厢记》《金瓶梅》,相当一部分中国人都未必能读得下去,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教授阿丽西亚·雷林科却将这几部古典文学,翻译成西班牙语,传播到该国。阿丽西亚·雷林科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古代文学,是著名的汉学家。她表示,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为了翻译好《金瓶梅》,她花了两年时间研究明代的历史、明代的词汇,并搜集了大量资料,才开始着手翻译。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资料图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同时也是本届论坛主席,他指出文学是不分国界的,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促进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增进不同文明间的互赏与互鉴,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编辑丨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