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期降雨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广西大部地区出现气象干旱。按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标监测,截至12月8日,全区有96个地区发生气象干旱,其中重旱11个,中旱53个,轻旱32个。干旱主要出现在桂东和桂南,梧州、玉林和南宁等市的部分地区及金秀县出现了重旱。
浦北等地连续37天无降雨
自治区气候中心统计,今年9月至今,广西平均降雨量162.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各地降雨量36.4~423.8毫米,大部偏少2~8成,桂东及南宁市大部偏少5成以上。
特别是进入11月以来,我区多晴朗天气,全区平均降雨量仅17.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成,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少,其中贺州、桂林、来宾、南宁及桂东南部分地区偏少9成以上;各地连续无雨日数6~37天,其中浦北、北流、陆川、合浦和北海旱情最严重,连续37天无降雨。
干旱已对我区农业生产及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据自治区水文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区主要江河来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总体偏少近4成,有21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比同期偏少近1成。
▲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无关。
来年持续干旱
预计,12月广西大部地区降雨量在40毫米以下,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偏少2~4成。2020年1~2月,全区平均气温偏高,总降水量大部仍将偏少1~3成。
受降雨持续偏少影响,我区江河来水不足,水库蓄水将长时间维持较低水位,气象干旱有进一步加重趋势,桂东桂南将可能出现秋冬连旱。
气象部门预测:
1、今年冬季我区降雨量总体偏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秋冬连旱,建议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水;
2、近期风干物燥,各地应加强野外用火安全,及时做好林火监测预警及森林防火工作;
3、建议各人工影响天气机构要关注天气变化,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编辑丨黄俏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