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南宁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上获悉,今年以来,随着一批国家战略机遇在五象新区叠加实施,新增入驻五象新区的企业已突破1400家。
五象新区承载着中国(广西)自由贸易实验区南宁片区、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等6个国家级的战略平台的建设,是中国面向东盟全方位开放合作重要的平台和窗口。今年以来,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五象新区推行32项试点任务的改革创新措施,涵盖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人文交流合作、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自由便利化的投资环境、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等领域。
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南宁片区新增企业突破1400家,新签约投资额亿元以上区外境内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0个、合同投资额84.32亿元。累计入驻金融机构57家,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式运营。
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南宁市支持和鼓励下,五象新区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在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等方面推行“极简审批”,探索实施投资项目先建后验管理新模式,推广“带方案出让”,探索“拿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模式,深入实施“函证结合”、“容缺后补”改革,全面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延伸阅读:
今年五象新区在推动自贸区南宁片区建设方面推行的32项试点任务改革创新措施
1、深化以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的金融改革。
2、支持发展国际贸易、现代金融等总部经济。
3、充分发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作用。
4、深入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开辟外籍及港澳台人才绿色通道。
5、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引才引智计点积分制度。
6、为来自贸试验区开展商务、旅游等活动的外国人提供入出境便利。
7、为在自贸试验区工作和创业的外籍及港澳台人才提供入出境、居留和永久居留便 利。
8、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
9、探索对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取消工单核销和单耗管理。
10、逐步实现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依法依规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
11、在国际会展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下,支持东盟博览会扩大原产于东盟国家农产品 的展示。
12、支持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区域从中国—东盟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 )延伸。
13、支持广西与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 区建立完善合作机制,实现物流资源整合和高效匹配。
14、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15、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完善外商投资促进、项目跟踪服务和投诉工作机 制。
16、推动准入前和准入后管理措施的有效衔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17、配合做好外商投资服务工作。
18、完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和风险防控体系。
19、调整完善省级管理权限下放内容和方式。
20、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21、推进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
22、探索建立普通注销登记制度和简易注销登记制度相互配套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
23、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上尽上、全程 在线”。
24、对标国际标准,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25、推进“极简审批”改革。
26、优化经营范围登记改革试点。
27、优化新兴行业经营范围登记工作。
28、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一口受理”“两验终验”,推行 “函证结合”“容缺后补”等改革。
29、深化“一事通办”改革。
30、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
31、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32、建立企业信用修复制度。
编辑丨赖武慧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