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开设对公账户,转手卖给他人。4月21日上午,来宾市公安局向媒体通报了近日破获的一个跨国妨害信用卡案。至案发时,一团伙通过非法倒卖银行对公账户,共计非法获利50余万元。
注册皮包公司办理对公结算账户
2019年底,来宾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接到公安部推送的线索,有人在来宾通过物流寄件等方式,将在来宾办理的一些银行对公结算账户贩卖至境外,提供给他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警方查获的作案材料。 警方供图
来宾警方通过摸排调查,发现自2017年以来,福建籍男子汪某艺通过发展来宾籍男子韦某勇、李某江、覃某升等人,组织他们联系来宾当地人员去注册大量皮包公司和商店,并到各银行办理相应的对公结算账户,然后将所办理的结算银行卡销售到全国各地和境外。
除了在来宾收购对公账户外,汪某艺还在福建、河南等地收购。
一套对公账户可卖上万元
3月26日晚,来宾市公安局抽调147名警力分30个小组开展收网行动,分别在来宾、福建省泉州、厦门、安溪等地,抓获以汪某艺、韦某勇、李某江为首的30名犯罪嫌疑人。警方在行动中冻结涉案资金200万元,暂扣手机40台,电脑5台,银行卡200多张,以及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
▲嫌疑人汪某艺落网。 警方供图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汪某艺得知企业在银行设立的对公账户可以贩卖,而且利润不菲后,发展了李某江、韦某勇、覃某升等人。由他们在来宾寻找当地人去注册皮包公司,办理相应的对公结算账户,然后再进行收购。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2019年下半年,来宾市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这让汪某艺等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大肆发动来宾当地人注册皮包公司,获取营业执照后再刻录假公章,然后再到银行去办理企业对公账户。
▲嫌疑人李某江落网。 警方供图
据办案民警介绍,一套完整的对公账户包括对公账户号、单位结算卡、U盾、电话卡、营业执照、印章等,李某江、韦某勇等人将办好的对公账户以1500~2000元的价格卖给汪某艺,汪某艺再以4500~5000元的价格卖给福建的上家,而福建的上家将这些对公账户又以上万元的价格转卖给境外的不法分子。
出售对公账户会影响征信
据警方调查,从去年9月至收网时,以汪某艺等人为首的团伙,已倒手贩卖出个人和企业对公账号130多套,非法获利50余万元。卖出的部分企业对公账号涉及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嫌疑人韦某勇落网。 警方供图
警方称,相对于个人银行卡每天只能交易几万或几十万元来说,企业对公账户每天可交易数额高达200万元,这也是犯罪分子之所以盯上企业对公账户的原因。
目前,汪某艺、李某江、韦某勇等23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编辑丨梁贵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