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27年前,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火遍大江南北,听着《千万次问》这首主题曲,大学毕业不久的南宁人苏震宇到非洲加纳闯荡了一番。没想到,这一闯就是25年,他把青春献给了加纳。
▲苏震宇(左)与副会长卢雪兰一起代表加纳广西同乡会欢迎中国远洋舰队访问加纳。
英语专业毕业生怀梦独闯非洲
加纳时间5月8日下午1时,苏震宇翻看着1995年7月4日刚来到加纳娱乐城工作时的照片,思绪又回到了25年前的那个日子。
1994年,苏震宇从广西民族学院外语专业毕业后,到北海当了一名导游。因为一次在香港召开的国际旅游会议,苏震宇对繁华的都市心生向往。1995年,24岁的他收到熟人的招聘信息:需要一位精通英语的南宁人到非洲加纳娱乐城去做管理,他立即答应了。
“飞机刚降落在加纳的土地,我傻眼了,这哪里是什么繁华都市,到处都是丛林。我穿着一条沙滩裤、两手空空地来,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苏震宇向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回忆道。
▲25年前,苏震宇在加纳娱乐城门口迎宾。受访者供图
在娱乐城,苏震宇过了两年黑白颠倒的日子。那时,在加纳的中国人不到100人,身处异乡的苏震宇倍感孤独,《千万次问》这首歌便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五年翻译路让他升级为“加纳通”
“加纳人喜欢吃木薯、香蕉、冰冻的罗非鱼,几乎没有青菜,他们吃饭都是用手抓,加纳的天气很热,蚊子很多......刚开始我很不习惯,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我想混出个人样来。”苏震宇说。
2000年-2005年,印度人、黎巴嫩人纷纷在加纳投资建厂,他们从中国进口了吹瓶机等生产线,在组装机械的过程中,找到了苏震宇当翻译。
5年下来,苏震宇接待了各行各业上百名工程师、企业家,这不仅让苏震宇赚到了一些钱,也让他学会了很多经商的本领、积累了很多人脉,成为了“加纳通”。
此时,苏震宇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开始积极为中国与加纳的贸易发展做贡献。
▲苏震宇(右)协助中国驻加纳大使馆将办公设备送给当地警察局。受访者供图
助力上林人圆加纳淘金梦
加纳以盛产黄金闻名于世。2006年4月7日,苏震宇与黄明军等3名广西上林人签订了到加纳开发黄金矿产的合作协议,开启了上林人的淘金梦。上林独有的设备和砂泵技术使加纳地表的沙金,变成了金灿灿的黄金。随着国际金价的走高,上林的淘金客也赚得盆满钵满。
由此,更多乡亲也随之而来。到2013年5月底,在加纳的上林人约有3万多人。苏震宇也成为了上林淘金客的引路人。
2013年10月,加纳开始严管金矿,由于语言不通、信息不畅,有的上林人被误解、被关押。苏震宇便挺身而出交涉、斡旋,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广西人。
“苏震宇是一位很有爱心的人,只要有中国人来求助,他半夜都会爬起来帮忙,特别令人感动。”加纳-中国广西上林商会副会长卢雪兰说。
让广西的优势农业扎根加纳
淘金受限,家乡人在加纳还能做些什么?苏震宇一直在思考。
“广西的甘蔗、木薯、香蕉等种植技术和罗非鱼、西洋鸭等养殖技术较为先进,而加纳仍是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业产量很低。把广西的优势农业产业带到加纳进行规模化种养,既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能给家乡人带来财富。”于是,他在加纳承包土地建起了农业基地,并试种了广西的水果、蔬菜,没想到也能生长。
此外,2016年12月31日,苏震宇联系了两位加纳商人到广西一家糖厂和一家淀粉厂考察,为加纳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苏震宇回广西参加政协会议。受访者供图
从1995年离开南宁,至今已有25年,苏震宇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加纳。如今,苏震宇已定居加纳。
“现在的交通很便利,20多小时我就能从加纳回到南宁。南宁一天天变美、变大,让我很开心。”苏震宇说。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如今,苏震宇成为了加纳-中国广西同乡会、加纳-中国广西上林商会秘书长。在他看来,这25年是值得的,他在这里收获了成功,实现了梦想。很多同窗朋友都称他为:“敢闯敢拼的传奇人物”!
编辑丨陈秋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