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文”以载道,“秀”出新功——“牢记总书记嘱托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座谈会述评

来源: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

“我们将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转化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黄文秀的榜样力量感召着我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担当作为。”

“走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黄文秀一样的优秀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不竭动力,汇聚起建设美好生活、共圆复兴梦想的磅礴力量。”

……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激励全区广大青年党员干部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6月24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共青团广西区委联合举办“牢记总书记嘱托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座谈会。来自区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各单位、共青团广西区委等单位的7位青年代表畅谈以黄文秀为榜样,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建功立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历程。

不忘初心

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为什么要选择学成返乡,为什么要申请派驻到最艰苦的地方?追寻黄文秀的人生足迹,一切早有迹可循。

“没有政府的扶贫资助,家里不可能供我上大学。我选择读思政专业,选择加入党组织,都是发自内心的。”赤子之心勃发出来的力量,让黄文秀一步步践行着回报家乡,感恩党、祖国和人民的理想信念, 擦亮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信仰。

“在黄文秀的事迹中,我看到了对理想与信念的绝对忠诚,看到了对初心和使命的不懈坚守,看到了青春最激扬的力量。”这是广西作家林超俊潜心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的强烈内在动力和创作初衷。

近10个月的采访,林超俊奔赴黄文秀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先后采访上百人,记满了12本笔记以及一批录音、录像、照片。近日,这本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正式问世,用文艺的力量再现榜样的成长和奋斗历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更好地坚守和践行忠诚、为民、担当、奉献的初心使命。

“文”以载道,大道“知”“行”。如今,许许多多黄文秀式的好青年好干部,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十六字工作方针要求,在各条战线砥砺前行、建功立业:

90后扶贫干部林丹丹,放弃上海优厚的待遇,毅然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凤山县贫困山区锻炼,即使身患骨瘤,仍然坚守在扶贫一线;

那坡县城厢镇合群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雷吒,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一心一意为村民谋福祉……

“我在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及基层实践活动时,从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到贫困户丰收时的喜悦。”广西大学研究生徐夏帆说,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等困难,也让他深刻意识到基层扶贫工作的任重道远,更感受到黄文秀的赤诚初心和质朴奉献。

沿着文秀足迹,践行初心使命。今年5-6月,黄文秀生前的同事、百色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干部邓暘到百坭村驻村蹲点。他围绕打造领导干部党性培训基地、党员组织生活体验基地、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提出了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美丽“文秀田园”的思路,拓展文秀未竟的事业,开创了工作新局面。

担当作为

在基层一线锻炼淬火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给都安瑶族自治县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队回信,鼓励志愿者们“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黄文秀式好青年”,这让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张丰振奋不已。

张丰奋斗的地方,是国定贫困县天等县。他和志愿者们通过开展七彩假期公益课堂和爱心帮扶等活动,全力守护留守儿童的求学梦。一年多的时间里,张丰遍访全县13个乡镇,30多个贫困村,联系爱心人士创始开展“椒乡学子扶贫助学计划”项目,第一期募集到24500元爱心助学金,有6名贫困学子得到长期资助。

榜样力量带来的不仅是感动,更是激励和鞭策。全区广大青年向黄文秀同志学习、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接过文秀的接力棒,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奔跑。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年,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扶贫资金项目比上年大幅增长,必须在6月底之前完成“四大战役”的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春节过后,自治区扶贫办干部梁茂杰和同事克服重重困难,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坚持下乡实地查看走访。

“为了防止资金不精准,我们执行乡里对一次、县里审一次,市际再交叉核一次,确保项目精准和脱贫成色。”梁茂杰说,全区扶贫系统1000多名项目口的同志,常常通宵达旦工作。截至目前,全区4万多个2020年扶贫项目已经开工98%,为按时打赢最后的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

扶贫不单是个经济层面、发展层面的工作,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体现,更是干部锻炼的实践熔炉。2018年年初,全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阶段之时。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挂职任融水苗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黄凯主动请缨,担任融水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为了当好全队616名工作队员的领头人,两年来,黄凯的下乡行程遍及全县全部208个行政村和社区。每次进村,他都会和第一书记到最困难的群众家里去看一看、坐一坐、聊一聊,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及时协调县里相关部门或动员帮扶单位、爱心企业帮助解决,自己也长期资助4名学生,在勇于担当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甘于奉献

用青春书写时代责任

今年5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袁晋赴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德峨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袁晋说,当她陪着第一书记翻山越岭去测量桑地面积,望着漫山遍野零零碎碎、见缝插针的桑地时,深深感受到驻村工作的艰辛。

“文秀的扶贫日常一定也是这样吧,辛苦疲惫却又乐观顽强、坚韧笃定。”袁晋在村里呆了12天,真切感受到了广大扶贫干部冲锋在一线,一身土、两脚泥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稳打稳扎的工作品质和用心用情、心系人民、滚烫赤诚的家国情怀,“他们每一个人的青春芳华都绽放在扶贫路上,他们何尝不都是文秀书记呢?”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黄文秀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奔赴基层一线,勇敢坚定地把才华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现在我和妻子每个月至少会吃一次老友粉,这也是对广西这片热土的主动融入、扎根及文化认同。”2016年,安徽青年王春从北京大学毕业,与黄文秀同一批成为定向选调生来到广西工作。2018年,他又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蒙山县黄村镇林秀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村里,王春兢兢业业地学习插秧、喂猪、割稻,成为村民们的“贴心人”。2018年底,林秀村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我们都希望王书记能留下,再带着大家使劲干!”2019年底,村里142名群众联名上书上级党组织,恳求让王春留任。于是,王春又留下了。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奋力推进广西治理现代化、建设壮美广西新征程的重要之年,迫切需要广大青年更好地展现新作为。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座谈会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自治区电影局局长孙大光勉励广大青年,要坚持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转化为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自觉行动,厚植为民情怀,敢于担当作为,在新的长征路上再立新功。

共青团广西区委书记李楚介绍,一年来,共青团广西区委在全区8个设区市33个贫困县建立青年创业联盟,开展结对帮扶、创业培训、投融对接等活动400多场,线上培训5000多名“领头雁”,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战场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自觉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事业,在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中燃烧如火激情、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编辑丨褚瑞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