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5点,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坡造镇龙味村六召屯在“咕咕、咕咕”的鸽子鸣叫声中醒来,58岁的贫困村民谭景宁跟乡亲一起将一羽羽肉鸽装车运往广东。虽然汗水湿透衣背,谭大哥脸上笑开了花。
“在家门口上班收入不比用外出打工少,还可以照顾老伴和孙子。”谭大哥是本地贫困户,经过培训后到肉鸽养殖场上班,每月基本工资就有2500多元。
六召屯山多地少农产物低,当地的村民多半跟谭大哥一样生活贫困,以前村里有养殖肉鸽的传统,但因为养殖设施、技术落后,难成规模,肉鸽也只是村民打牙祭的美食。
今年村里准备做大肉鸽养殖规模,在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近1200平方米的肉鸽养殖基地,但是因为资金缺口,设备设施没能到位。“窝都没整好,鸽子哪能长肉”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得知情况后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捐资30万元给屯里用于肉鸽养殖基地,为基地配置肉鸽孵化器、标准化鸽笼等设备设施,指导屯里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成立了广西信广达肉鸽养殖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经济模式经营。
此项目于今年1月投产,一方面能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另一方面预计可辐射带动50户贫困户参与养殖,提高全村贫困群众的产业覆盖率,拓宽脱贫致富的新途径。预计今年就可为龙味村带来近24万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让2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主经营每年增收超2万元,村里15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通过代养每年增收近3万元。目前,养殖场已经形成品牌效应。
“有了中国石化的大力扶持,肉鸽养殖项目还能再扩大,更好地造福本地贫困户。”广西信广达肉鸽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志勇说。
如今六召屯的肉鸽已经产生品牌效应,不仅仅是村民改善生活的食材,更是脱贫致富的金凤凰,不但飞进广西各大超市菜场,还飞到广东、上海、贵州成为市民餐桌上的佳肴。(梁运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