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特别策划
9月1日起,南宁市民驾驶和乘坐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绿牌车),不戴头盔者将被处以20元罚款。目前,在南宁骑行大军中,大小绿牌电动车占九成以上。市民在佩戴安全头盔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不戴安全头盔 有哪些安全隐患?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 有市民乘坐电动自行车时未佩戴头盔。
调查:条例施行首日,部分骑手未戴头盔
9月1日起,备受社会关注的《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当天,记者发现,仍有部分骑乘人员未戴头盔。
1日上午,在滨湖路民族大道路口,戴着一顶遮阳帽的潘女士被交警拦下。
潘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太阳实在太大,只记得戴遮阳帽,没戴头盔。”记者注意到,潘女士在车后尾箱里备有一顶安全头盔。“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得戴上头盔,这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民警当场指出,并对潘女士开出20元的处罚单。
▲ 未正确佩戴头盔的市民。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骑乘人员在戴头盔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有的骑手戴了头盔,但坐后座的人却没戴;有的人所戴头盔未扣安全扣;有的儿童戴的是成人头盔,尺寸不合适。
数据:死亡事故中,颅脑损伤占近七成
来自南宁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南宁涉及电动车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不少死亡事故系骑乘人员未戴头盔所致。
今年2月29日晚,南宁一男子醉驾,当电动车行驶至人民西路云亭街路口时,突然失控,与道路中央绿化带发生碰撞,该男子受伤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尸检结果显示,该男子是颅脑损伤致死。5月17日,市民莫某骑电动车行驶至南宁大桥中段时,与护栏发生碰撞。未戴头盔的莫某当场死亡。
“如果他们当时都佩戴了安全头盔,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一名交警痛心地说。据南宁交警部门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今年8月,南宁市共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6799起,其中死亡人数939人,颅脑损伤造成死亡639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8%。
▲ 一骑手将安全帽当头盔使用,且不绑好绳子。
提醒:戴安全头盔,意外发生时或可保命
“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关键时刻或许可以救你一命。”据南宁交警部门负责处理交通事故的民警介绍,如果不戴头盔,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头部往往难以承受事故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但若佩戴好头盔,头部受到的损伤将会降低。
一次,交警在处理一起小车和电动车相撞的事故时了解到,电动车手在倒地瞬间头部先着地,幸好戴了头盔,头部仅受轻微伤。
▲ 9月1日上午,一名小女孩倒坐在电动自行车上,且没有佩戴头盔。
据民警介绍,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而劣质头盔非但不能对头部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甚至会造成其它二次伤害。
▲ 这名电动车骑手未正确佩戴头盔。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因此,市民在选购头盔时,切勿贪图便宜,应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口碑较好、较大的品牌;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头盔,均须满足“3C”强制认证,并注意产品的合格证和执行标准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