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阳光玫瑰”葡萄售价下降百余元,南宁市民:价格真“香”,但没那味了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从200元/公斤到26元/公斤,来自日本的“阳光玫瑰”葡萄从2015年进入本地后,价格由“白富美”逐渐平民化,但是其特殊的香味却渐渐消失。近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广西农科院了解到,其口感下降有多种原因,专家呼吁“好品种要用心种”。 

▲“阳光玫瑰”葡萄。白先进摄

果价“香”了,果味淡了

在南宁市建政菜市,市民贺女士买了一斤多的“阳光玫瑰”葡萄,价格不到20元,这让她很惊喜,但味道却让她很惊讶:“这不是我认识的‘阳光玫瑰’。”

贺女士最早接触到此品种是在2016年,当时她与同事团购的价格高达200元/公斤,味道却让她记忆犹新:“脆、非常甜,关键是口腔里有一股玫瑰的浓香,真的很惊艳。”

▲市场上的“阳光玫瑰”葡萄价格非常亲民。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文卉摄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近两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阳光玫瑰”葡萄的市场占有量发生着改变。

9月1日,记者来到淡村菜市发现,这种葡萄几乎成为每一家摊位的招牌,价格不超过26元/公斤。记者挑选了一串,发现果很甜,但没有香味。在另一家摊位,店主则向市民推荐:“如果你想吃很甜的,可以选‘阳光玫瑰’。”

▲市场上的“阳光玫瑰”葡萄价格非常亲民。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文卉摄

事实上,本身自带的玫瑰香味,才是“阳光玫瑰”葡萄最大的卖点

“白富美”逐渐平民化

阳光玫瑰为欧美杂交种,肉脆皮薄,口感清爽,具有特殊的玫瑰香味,被誉为“葡萄中的皇冠”。问世之初,在日本一串售价曾高达500元人民币,平均一颗10元。

“优良的品种,要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使它的优良性状充分表现。”广西政府参事、八桂学者、研究员(广西农科院原院长)白先进说。

▲“阳光玫瑰”葡萄果园。白先进摄

白先进是南方地区最早引进“阳光玫瑰”葡萄的人。2010年,广西农科院引进该品种,经过4年试验,成功配套各项技术,实现了一年两收种植,2015年挂果面积达300亩,这种葡萄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

在高价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种植,使它的价格越来越亲民。

从2015年开始,很多果农、甚至外行人进入这个产业,但是大多数种植方法还是追求产量。2018年,广西的“阳光玫瑰”种植面积不过千亩,而如今已经超过1万亩,目前全国“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已高达80万亩。

▲“阳光玫瑰”平时都“住”在大棚中,避免被风吹雨淋。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李俭芹摄

好品种用心栽培才有好商品

在桂林市兴安县的鑫鑫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肖卷忠的生态葡萄园里,共种植有11个品种的葡萄,其中让他最为骄傲的就是“阳光玫瑰”。在每年的开花季节,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疏花”。

▲农户在果园里查看葡萄长势。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李俭芹 摄

“开这么多花,都给剪掉了,太可惜了。”2012年,肖卷忠刚开始种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疏花,在大家看来,葡萄结得越多越好,这样卖的钱就更多。就连白先进也说:“刚开始试验的时候,也曾因此担心没有产量。”

事实证明,疏得恰到好处的花穗,能让后期疏果省力省工,结出的果颗颗饱满,果穗紧密,玫瑰香味浓郁,品尝起来口感极佳。

▲果农在看阳光玫瑰的长势。白先进摄

好的品种还要用心栽培才能收获好的商品,白先进强调的是“商品”,而不是“产品”。他认为,按照科学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的亩产应在1000公斤左右,按照不同的等级,今年地头收购价在30~40元/公斤,零售价在60~100元/公斤。

可目前,有些果园的亩产量达到了2000~2500公斤,质量却大打折扣,品质不好的葡萄失去了特有的玫瑰香味。

此外,很多果农因追求便宜,购进了带病毒的葡萄苗,造成大面积病毒感染,也是果实品质受影响的原因之一。

▲培训的果农在参观果园。白先进摄

为提高果农的种植技术,广西农科院每年在全区至少开展两次培训,但目前整个广西1万多亩的阳光玫瑰种植基地中,仅有15%-20%能将其原有的特性表现出来。白先进表示:“要将优质栽培覆盖到50-60%,从技术培训到执行,至少还需要2-3年。”

“相较之下,我更愿意吃到贵但香的葡萄。”贺女士表示,若盲目追求产量,把“阳光玫瑰”当地摊果销售,或者将等级低的葡萄高价销售,对生产者、消费者都不是好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