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百色乐业县乐业大道隧道塌方事故救援工作再遇困难,塌方体上方多块岩石有破碎裂痕,出现大块悬空岩石,随时有脱落危险。专家组随即根据最新情况优化施救方案,但救援时间因此可能拉长。
针对9月12日在救援过程中遇到的塌方范围上方发现更大塌方体石块的问题,当晚9时50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专家到达现场,实地查看塌方体和救援情况,随后召开会议,听取最新救援情况汇报,并与现场专家组、救援指挥部和施工单位就救援方案进行会商研判,要求在确保安全施救的前提下开展救援工作。
▲9月13日隧道塌方救援现场。乐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13日零时至上午8时,对隧道内清理出坍塌物约30立方米后,救援人员通过无人机拍摄观察,发现塌方体上方多块岩石有破碎裂痕,且大块悬空岩石随时有脱落危险。为确保施救人员安全,专家组重新研究优化原定施救方案。
现场救援指挥部人员表示,眼下救援工作主要遇到3大困难:一是塌方段上空有巨大危石并已出现裂痕,不仅清理困难,且极易导致次生灾害;二是危石周边岩层较为破碎,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大,危及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三是由于隧道顶部岩层复杂,救援施工技术难风险大,需要专家针对新情况研究优化方案,因此救援时间可能会更长。
目前,现场救援指挥部正组织技术专家组研判现场复杂状况,积极清理废渣和使用器械进行加固工作。同时积极做好被困人员家属的情绪安抚等工作。
▲爱心企业给救援一线捐赠的物品。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还了解到,连日来,当地爱心企业自发向塌方救援一线捐助物资,截至9月13日中午,救援一线后勤保障组共收到多家爱心公司捐赠的矿泉水70件、方便面45件、牛奶38件以及八宝粥20件。
此前新闻链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