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心脏出问题,罪魁祸首竟是口腔细菌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

不注意口腔卫生,后果会有多严重?口气?蛀牙?牙周炎……如果你只想到这些,那么你太低估其危害了,它还可以引起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问题。

市民林先生一个月前开始稍微活动下就气不足,需要赶紧坐下来喘大气,没过两天,脚也开始肿胀起来。林先生隐约觉得不对劲,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只吃点中药应付了事。但数天后,病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快速加重了,连躺下都需要大口喘气。

经过家里人的反复劝说,林先生终于同意就医。当地医生听诊发现心脏杂音明显,当即认为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果不其然,心脏彩超印证了医生的想法——林先生的心脏已经严重破坏,血液淤积在心脏而引起气喘、脚肿等心衰症状。

总算找出问题所在,在重症监护治疗足足一周,林先生才稍微缓过来,吸上一口不那么费劲的气。

尽管症状在药物治疗后有所改善,但破坏严重的心脏瓣膜却无法通过保守治疗康复,甚至还有加重的迹象,此时需要外科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于是,患者辗转找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张晓慎。

由于心脏瓣膜损毁严重,再加上林先生体质虚弱,张晓慎决定选择微创术式,将病变心脏瓣膜更换的同时将肥厚心肌切除。术后化验结果提示,林先生心脏是受到细菌感染,使心脏瓣膜被侵蚀,才造成如此严重的心衰。

而这个“罪犯”细菌竟来源于口腔——可能是由于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林先生口腔内不起眼的常见细菌入侵血液,在心脏里“生根发芽”,让他和死神擦肩而过。

健康小贴士

预防:需从三方面入手

张晓慎介绍,这个病其实可防可治,他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个人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注重口腔卫生,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林先生的例子,可能大家认为只是特例,但其实心脏被细菌感染并不罕见,而很多病例的病原学结果都提示入侵的细菌可能起源于口腔。所以请大家勤漱口,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2.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其实林先生两年前就发现心脏有问题,却没有引起重视,为这次心脏感染埋下伏笔。因为存在心脏结构性疾病的病人(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或反流,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三尖瓣狭窄或反流等)更容易发生心脏感染。若此次发病能及早就医,细菌感染情况尽早受到控制,也可以减少很多风险。

3.重视发热,及时就诊治疗。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心脏感染的大部分病人都会伴随发热症状。不通过正规的治疗,很多发热不仅不会康复,还可能会延误病情,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编辑